鬧的沸沸揚揚的《孔子》在近期看完了,平心而論,這部影片感覺還是不錯,尤其是周潤發(fā)的演技。從他慈祥的眼神中,讓我仿佛穿越二千多年,親身見了一位充滿滄桑、樂觀、堅定與仁慈的長者。也是從這部影片,讓我見到了橫擔在中華民族歷經(jīng)二千多年主流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給了我更多內省與反思。
那么,從《孔子》這部影片,又有多少引起我的反思地方呢?我想先從孔子一生的整體,再從影片中精彩的部分,從孔子力爭廢除陪葬、智取三邑、廢三都成敗以及最后成為教育家?guī)讉€部分分章節(jié)論述。
孔子的一生,影片從孔子50多歲但當魯國大夫開始,整個影片與孔子一生經(jīng)歷基本相符,差不多真實記錄的孔子的生平。從這點上看,這是一部影片而不是一部政治片,盡管從片名以及時機上很想中宣部的教育片,其實不盡然。從影片中我看到,孔子一生并不得志,政治理念無法實施,當了不到一年的代理國相然后到處流放、還遭人追殺,即使是到衛(wèi)國,受到的禮遇也是有限,更何況還遭到陳國的追殺,真可以說顛頗流離。
我想孔子這樣的一生,并不是我們想要的一生,既然結果不想要,那么我們?yōu)楹我蛩麑W習呢?我現(xiàn)在是搞培訓的,我信奉一句話,叫為客戶提供“反復驗證的工具”,孔子的思想并沒有讓孔子取得成功,或者說不是為他人提供“反復驗證的工具”,我不知道中華精英有多少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看完影片后,我對我老婆說,我希望我兒子成功,首先就不會花錢請沒有被驗證的“孔子”老師進行完全教育。向誰學就會成為他那樣的人,既然我不希望我兒子成為孔子坎坷的一生,就不能全由“孔子”來交。
當然孔子學說當時在亂世,是不是亂世行不通而在盛世有可能是真理呢?從理論上有可能,但沒得到驗證。這個世界上可以驗證的成功東西太多,我想也沒必要冒著這個險。當然如果考大學都是四書五經(jīng),或說科舉來推行,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就是我兒子主學孔子的唯一條件就是考試,但現(xiàn)在高考孔子思想這個比重下降(我推測以后會加強),科舉(公務員考試非常合理)也不考孔子了,我想我是不會讓我兒子大規(guī)模學習這個。
說到這里,我順便說一句,我不太明白為何“國學”這么熱,這個不是“反復驗證的工具”也不是科舉考試使然。我想學習“國學”唯一動力來源于兩個:一個是幕后的推手(我不說也有人會悟到),另一個就是談資而已。
說完孔子的一生,我下面簡要影片中精彩的內容。首先說孔子以仁義學說爭廢除陪葬,保留一個性命,我想導演想以此表示孔子“仁”。我看奧斯卡影片,從來不這么表示,在表示“仁”上,如果孔子本身具備讓人陪葬資格,然后沒有這么干,才可以表現(xiàn)出孔子“仁”,否則“仁”只是工具,并沒有表現(xiàn)孔子信奉自己的學說“知道做到”。反而,從這起口才辯論中,孔子收了一個忠實的家奴,這也是全片孔子用嘴皮子刷“仁”獲得的唯一收益。孔子真正成名倒不是通過孔子宣揚的“仁”獲得的。恰恰相反,是靠孔子反對的“巧言令色”獲得,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孔子最大的成就也是影片中唯一真正成就就是收復“三邑”。我們現(xiàn)在回放這個成果的取得,看看成功因素到底是那些,是不是靠“仁”還是孔子反對的巧言令色。首先孔子因為“仁”入了圈套,讓國君參加這樣的聚會也太冒險了,也就是“仁”害了他,盡管最后成功了,如果我是國君,我回來首先要懲罰他,讓國君冒的險也太大了。其次,孔子說服諸侯出兵不是用“仁”而是用實力(射箭)。最后,孔子嚇退齊軍更不是靠“仁”,而是巧言令色。我真不知道孔子不教大家行得通的成功辦法,而教并未成功的“仁”是居何心。
最后說一下孔子的廢三都??鬃拥玫街赜茫繛橹赫咚?,孔子也想成就一番事業(yè),考慮到魯君主要威脅是三恒,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孔子從執(zhí)政的角度需要廢三都。為了廢三都,孔子不惜大搞形式回復周朝禮制,然后以此杯酒釋兵權,削弱藩邦。從這個角度,孔子的出發(fā)點并不是“仁”。“仁”只是工具,使用這個工具的目的就是讓別人(三恒)放棄自己的利益,然后以使自己受益(得到魯君的進一步認可,甚至轉正,從代國相到國相)。也就是“仁”只是工具,工具的目的在于利益。這個工具效果如何,回憶一下,這個工具曾使孔子獲得了一個家奴,但這次呢,結果都已經(jīng)知道,這個工具這次無效并導致孔子流浪。
當然影片最后還是有瑕疵,不符合事實、美化孔子。也就是孔子回國前說我只想當一個教育家,其實真實歷史不是這樣的,孔子回魯國后還想繼續(xù)從政,只是別人不給機會只能教書而已。
我不知道是不是得出一個結論,“仁”是一個工具,這個由孔子發(fā)明的工具。其實這個工具使用效果有限,這個工具可以獲得小的利益(如家奴)。如果想獲得大的利益,比如獲得別人支持、收復實地或者削藩等等,要分別“實力”、“技巧”以及準備失敗。這就是整個《孔子》影片告訴我的。也許孔子本身具備“仁”只是影片沒有說清楚,還有“仁”本身是每一個人內心有向善,仁也符合人心。特別符合統(tǒng)治者維護社會穩(wěn)定,更主要可以通過“仁”獲取自己的利益很有效,因為每一個人“仁”一點忍讓一點乘以13億,就是一個很大的數(shù)字。
我只想說一個人要成功,就需要學習成功的方法,也就“被驗證的成功工具”,向當前最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而不僅是“仁學”或者“國學”等等。要想真正獲取利益,要靠實力而不是“仁”。“仁”學習多了有時會使人變傻,很容易讓我忘記這個世界驅動根本是利益,也容易讓人放棄自己的利益而已。
其實我最想學習孔子的是他逃難時為何有人追隨,但影片沒有敘述。所以我只有推測,很容易會認為是孔子的領導魅力。但我繼續(xù)推測,是不是追隨孔子這幫人出身卑微(因為孔子是將學習推向平民的導師),我能夠理解出身卑微的人需要一個想法,就是追隨孔子可以成就偉大(仁學說)參與改變社會的榮譽。而本身在政的那幫人,不要仁就可以治理國家所以不需要追隨孔子(我未看到貴族追隨孔子)。或者這些人都是家奴,家奴必須追隨主子,所有這些是我感興趣的,也是孔子生平不多的成功之處—有人追隨。因為我知道,當我落魄時,也會有一幫人追我
---- 要錢!
我說這么多,只是想說,儒學是我自己的血液,是我生下來沒法選擇的摯愛,但這些不代表,儒學或說孔子或說我們的教育沒有問題。恰恰相反,因為愛它才去在乎,才去希望它(儒學以及中華民族)更好。一想到這里,我常常和朋友說,很多流亡海外甚至“顛覆國家顛覆社會主義”的叛國份子,他們的行為也許不對,但他們的內心卻一定不是憎恨這個國家,也許恰恰相反,他們是太愛這片土地,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