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一部流傳千年的中華姓氏的簡明讀物。
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后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lǐng)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chǎn)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guān)系的婚姻制的轉(zhuǎn)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姓產(chǎn)生后,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wěn)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后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gòu)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xù)的標志。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據(jù)有關(guān)資料,華夏兒女后世之姓,大約有以下12種來源:
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標號有的也成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風、己、子、任、伊、嬴、姚。
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更是實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布九州,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鄭、吳、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孫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無極縣建立鼓國,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漢以后外邦人帶來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國,安姓出自安息。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蘇,忿生后代因此姓蘇。再如春秋晉國荀林父之弟采邑于智,即今山西永濟市,其后別為智氏。據(jù)統(tǒng)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如尹、魏、韓等。
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歷史上如嬴姓秦國的始祖非子的支孫封在邑鄉(xiāng),得邑氏;至六世孫被周禧王封為邑侯,采食解州。
傳說上古時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為姓。春秋時期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東郭、南郭等為姓。這四郭便成了姓氏。鄭大夫住在西門,便以西門為姓。魯莊公子遂住魯東門,稱東門遂,是以東門為氏。這類姓氏中,復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xiāng)、閭、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huán)境的居住地點。
出自這種情況的姓氏很多,據(jù)統(tǒng)計有500多個,其中復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后代以林姓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齊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其他如高、刁、公、施等。
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如春秋魯國有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他們的后代都以這些官職為姓。貴族及其子孫以其官名為氏。晉國的林父為步兵組織三行里中行的軍帥,稱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稱中行偃,以中行為氏;宋國執(zhí)政卿樂喜,即子罕稱司城子罕,其孫樂祁,即子梁稱司城氏,是以司城為氏。漢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單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創(chuàng)始者,后世便以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藝為氏。
古代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元氏、叱盧氏改為祝、關(guān)爾佳氏改為關(guān)等。有些姓則是民族語言的譯音。如匈奴首領(lǐng)單于的子孫就有不少姓單于。還有如慕容、宇文、呼延等姓氏。
如莊氏原為楚莊王之后,康氏原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還有如戴、召等姓氏。
如漢文帝名劉恒,凡恒姓因避諱改為常氏;漢明帝諱“莊”字,凡姓莊的都改姓嚴。如唐朝賜給立有大功的大臣們以李姓,明朝鄭成功獲得朝廷賜以朱姓,因此,閩臺百姓稱鄭成功為“國姓爺”。
(投稿、合作請加QQ:2879279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