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從學習開始。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為很多種,其中一種分法就是聰明的人和愚蠢的人,智慧的人和傻瓜的人的區(qū)別,當然更多的是中間的人,我們都希望自己是既聰明又智慧的人。與其羨慕別人不如抓緊時間學習一下,讓自己也變得更聰明更智慧。改變就從學習開始。很多沒文化沒學歷的人都成功了,不是因為別的,還是因為他們在關乎切身利益的實際的社會上學習能力很強,而且都是學來就用得上的。
思想是根,但每一個結果都是由行為造成的。
對于一些社會現(xiàn)象和事情變化,人們總是習慣去歸責于人的思想。比如在教育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希望從根本上去找原因,習慣于做思想工作,總以為思想工作做通了,他的行為也就通了,但結果卻并不是這樣。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人的行為,而行為也反過來影響人的思想。思想很難琢磨,因為口是心非的事情太多,答非所問的假象也不少,思想是停留在一個人大腦中的,沒法把握,沒法看見。同時,一個人不管他想什么,誰也管不了,就算他去想了殺人或其他違法違紀的事,只要沒去行動就不為過。甚至他不說,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想了什么。
而行為就不同了,不管你想沒想,只要你去做了,就會有結果,而這個結果是要你承擔責任的?!安皇枪室獾摹边@句話我們都說過,就是行為上錯了,給人造成了傷害,但并非主觀思想的意愿,所以只能道歉和解釋來尋求諒解。而有些人遇到突發(fā)事件,根本來不及想就沖上去了,說不定還成了個英雄式的人物,事后再問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他自己也回答不了。
我們經(jīng)??吹缴鐣偁幍募ち覉雒妫鳛榭纯臀覀兛傁朐囍フ业矫軟_突的起因,也曾嘗試著去預測事情發(fā)展的結果,更有甚者試圖去干預并幫助解決和化解沖突,這都是作為局外人這個角色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呢?
我們還經(jīng)常面對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作為局中之人,我們都希望有個好的人際關系,不希望與人發(fā)生什么矛盾,但因為社會資源的稀缺性和排他性的特點,而我們又都想要去擁有,所以就難免要與他人去爭奪,有時候這種爭奪是很殘酷的。如果我們能在各種與人打交道的狀況下順利的謀求自己的利益,同時又把傷害降到最低,那豈不是很好嗎?
一個社會,不管是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做好人都是很難的。做好人往往會被不法分子或居心叵測之人暗算,但如果我們能通過一門學問來識別和破解各種各樣的騙局或暗算的話那不是很好嗎?而如果我們還能夠進一步的對那些試圖傷害你的人予以有力反擊,迫使其得不償失并后悔不已的話,那對好人該是多么大的自我肯定和安慰???
大局謀勢,小局求術。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我們都活在各種各樣不同的局中,局并不是陰謀的代名詞。每個人隨時都處在其中,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很難在局內(nèi)局外自由的穿行,人人都有一個江湖,雖然我們感覺少了些許血雨腥風,也不見什么快意恩仇,但真實的江湖就在你我身邊,我們就身處其中。
人的行為看似由自己做主,看似有自己的思想決定,其實并不然。我們常常感覺生活的無奈和做人難,都是說明了我們的行為并沒有完全按照自己內(nèi)心的指導去做,我們很難超脫世間的各種紛紛擾擾。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明白行為引導就真實的在我們周圍進行著,而且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明白我們也可以通過學習去引導別人,豈不白活一場嗎?
公平是我們大家都在各種場合所追求的,但不公平卻又時常擺在我們面前,當我們處于弱勢的時候,我們總希望他人待我能“對事不對人”,而我們想要追求成功的時候卻總是不得不去“對人不對事”,但無論如何,現(xiàn)實就是這樣,只有把人搞定了,很多事情就好辦了,但我們要怎么才能把人搞定呢,這就是行為引導學的任務。行為引導學不是被動應付復雜人際關系的的人際關系學,而是主動出擊,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乃至成就事業(yè)和人生成功的應用性學問,是基于實戰(zhàn)的理論和具體應用。
把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讓“既生瑜,何生亮?”留給別人去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