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fā)海,李發(fā)海講師,李發(fā)海聯(lián)系方式,李發(fā)海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發(fā)海:易經(jīng)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方法論(人生觀)
2016-01-20 49191
二、 《易經(jīng)》的人生觀

 

 1、人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易經(jīng)》中有兩句最為典型的至理名言,分別來自于乾卦和坤卦,這就是孔子總結(jié)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薄暗貏堇?,君子以厚德載物?!边@是最值得人們效法的人生觀和普世價值觀。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易經(jīng)》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當既要做好事,又要做好人;既要工作好,又要學習休養(yǎng)好;老師既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企業(yè)家既要追求發(fā)財,又要不斷行善;司法工作者既要把案斷好,又要把法學好等。

 

 2、人要積德行善。
   《易經(jīng)》中的積德行善思想,也是一種普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独ぁ坟浴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與“厚德載物”一樣,都是孔子向人們揭示的至理名言。善與惡,沒有絕對的界限,善與惡也是互相轉(zhuǎn)化的?!拔阋陨菩《粸椋阋詯盒《鵀橹本褪侵v的為人處世,修身養(yǎng)性,善念當養(yǎng),惡念當除?!兜赖陆?jīng)》中講“上善若水”,我們平常說“積善如流”,都是告誡人們積德行善的道理。

 

 3、人要謹慎收斂、不要是非張揚。
   《易經(jīng)》告誡人們,為人處事要謹慎收斂,不要是非張揚?!独ぁ坟缘牧呢池侈o講“括囊,無咎無譽”,象辭進一步解釋“括囊無咎,慎不害也?!?“括囊”是將口袋扎緊,使囊中之物不向外露。以此比喻人應(yīng)當收斂,謹言慎行。謹言,即少說話,壞話不說,好話也不說;慎行,即惡不為,善也不為,明哲保身,才不會發(fā)生錯誤。惡不為則無咎,善不為則無譽。平常人知咎可以致罪,不知譽也可以為害。其實,譽也可致咎,寧可無譽,也不可因譽而自取其咎,雖然得不到贊譽,卻可避免災(zāi)禍。有一個小品,說的是有一個人獲得了榮譽,被評為先進,壞了,引來了一大堆麻煩,還不如當初不當先進。有的人通過不正當手段雖當了官,但成為眾矢之的,弄的也很狼狽?!袄摇钡膶嵸|(zhì)是謹慎,由于括囊,所以無咎。雖然不強求名譽,得不到贊譽,但卻可避免災(zāi)禍,這就是“慎不害也”。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尤其對置身于特殊環(huán)境,或者是身居權(quán)傾位高的人,慎言不失為保全自己的良策。

 

 4、人要樂天知命,無憂人生。
   《易經(jīng)》在人生觀的指導(dǎo)上,還提出了“樂天知命”的思想?!峨x》卦九三爻爻辭“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die)之嗟,兇?!?初爻為日出,二爻為日午,三爻為日昃,即日已西斜,是天將向晚的時候。就人生來說,日昃好象進入老年階段,生命將垂暮。缶,瓦器,古人擊缶而歌樂。耆(qi),是指六十歲以上的人;耋,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大耋,言人之年老;耄(mao),是指八九十歲的老人;期頤是指百歲之期,就是指一百歲的老人。嗟,哀嘆。人到老年,正確的態(tài)度是不以遲暮為憂,也不為達生而樂。日傾了,人老了,這是自然規(guī)律。日傾了就要下落,人老了就要死去,不可能長生不老,關(guān)鍵是要正確對待人生,通過一切正常的有益活動來保持開朗活潑的心情?!懊髡咧诖?,乃不樂生,也不憂死”,能樂天知命而不憂,以“夕陽無限好”的態(tài)度對待晚年,是一種明智之舉?,F(xiàn)在許多老年人跳秧歌,煥發(fā)出青春活力,就是“鼓缶而歌”。沒有其它娛樂工具,即使敲敲瓦器,亨幾句歌詞,也是樂天知命。“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非常恰當?shù)匦稳萘巳颂幚夏甑奶幨略瓌t。“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對特殊的人來說的,對于一般百姓來講,到了暮年,要樂天知命,不要再壯心不已了。生死是自然的常理,老年人更應(yīng)有知天樂命的良好心理素質(zhì)。

 

 5、人要有節(jié)制,不可狂妄。
   《易經(jīng)》《節(jié)》卦重點講了“節(jié)”的道理。既強調(diào)了“節(jié)”的重要性,又闡述了“節(jié)”的原則性,即“苦節(jié)不可貞”。既強調(diào)了節(jié)的長久性,又要突出了節(jié)的廣泛性,如:“飲食不節(jié)則致疾,言語不節(jié)則貽羞,財用不節(jié)則敗家,色欲不節(jié)則傷身。”在節(jié)言語方面,還要突出言語保密的重要性,即“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薄豆?jié)》卦對人生有很強的指導(dǎo)意義,“不節(jié)若,則嗟若”。人的“欲望無止境”,在欲望面前,唯一能滿足的就是“節(jié)”,現(xiàn)在有人提出,什么是幸福?回答是“少一點欲望,多一點現(xiàn)實”就是幸?!,F(xiàn)在許多領(lǐng)導(dǎo)干部,特別是高級領(lǐng)導(dǎo)干部出問題,大部分都是出在不節(jié)“財欲”、不節(jié)“性欲”、不節(jié)“官欲”上。

 

 6、人既要會“追求”,更要會“舍棄”。
   《易經(jīng)》告訴了我們求與舍的哲理。《屯》卦六三爻辭是:“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br />   “即”,在這里是追求、追逐或捕捉的意思?!奥埂保褐羔鳙C物。用鹿而不用其它動物比喻,因為“鹿”又與“祿”音同,可以比喻為功名利祿?!凹绰埂?,也就是逐鹿。“虞”,是古代管理山林的官員,也指山中狩獵的向?qū)??!盁o虞”,就是沒有人給他當向?qū)?。沒有向?qū)?,這位逐鹿者又不放手,一直跟著鹿向山林追去,這是很冒險的?!皫住?,幾微,見機行事?!熬訋住保歉嬖V這位逐鹿人,你機警一點吧!舍,停止?!安蝗缟帷?,就是你該舍就舍,放棄它吧。也就是說,繼續(xù)追下去,無論遇到虎狼等兇猛動物,還是在山中迷失了方向,都是非常危險的。這樣追逐下去,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會把自己的生命搭進去。我們現(xiàn)在許多官員在追逐功名利祿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只懂得求,不懂得舍。

     古印度人上山捉猴子,就是根據(jù)猴子只知道“求”,不知道“舍”的貪婪個性,事先做好一個籠子,籠子上面只開一個容納猴子勉強把手伸進去的小口,里面放置一些猴子可以看得見的核桃,然后把籠子固定下來。猴子看到籠子以后,發(fā)現(xiàn)里面有核桃,于是,就把手伸進去,伸手抓住了核桃。這時,隱藏在一旁的獵人就趕快跑到籠子那里,伸手就捉住了猴子。為什么呢?因為猴子抓住核桃以后,手就撐大了,從籠子里面拔不出來。聰明的猴子由于“求”的心切,一時糊涂,不知道把到手的核桃丟掉,不知道該舍棄的時候要學會舍棄,于是就把手卡在籠子里面拔不出來,就被更聰明的獵人捉住了。

 7、人既要會“行”,還要會“止”。
   《易經(jīng)》第五十二卦為《艮》,艮的意思就是止。《易經(jīng)》為什么有這一卦,就是人往往知道行,不懂得“止”。艮卦闡述的是行與止的哲理。尤其是在一帆風順之時,如何自我節(jié)制,適時、適地、適當?shù)摹爸埂?,就需要有高深的修養(yǎng)。剛強過度,當止不止,或止而不當,就會犯錯誤。現(xiàn)在有的領(lǐng)導(dǎo)干部,甚至是高級領(lǐng)導(dǎo)干部出現(xiàn)的受賄問題,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在金錢美女等各種賄賂面前,不是視而不見,坐懷不亂,而是其欲逐逐,最后收到法律的懲處。”
    艮卦有兩句名言,一句是“艮其背,不獲其身”,這句話實際是告誡人們,在物質(zhì)或精神引誘面前,一定要如同背過身去視而不見一樣,克制自己的私心與欲望,不要做金錢的俘虜,不要被糖衣炮彈所打倒。
    另一句是“行其庭,不見其人”,是指一個人的胸懷和境界。這是一種寬大的胸懷,是一種忘我的境界。當達到這種境界時,對外界的一切刺激,都不會產(chǎn)生欲望,好像當走過有人的庭院時,也不會覺得有人存在,即如入無人之境一般,這就是一種平常心和平靜心。和尚坐禪,一切皆空,如同“行其庭,不見其人”,能夠這樣,必然理智冷靜,能夠適可而止,就不會有災(zāi)難。

 

 8、人不僅要知道“進”,更要知道“退”。
    遁卦所體現(xiàn)的一個最值得關(guān)注的哲學觀點就是人要做到“進退有節(jié)”。一般人認為,事物發(fā)展向上向前為吉,而向下向后退避為兇。這是不全面的。該進之時而進,當然是吉兆,但是如果處在該退之時仍盲動前進,則由吉趨兇,自取其咎。遁者退也,該退之時則退隱避讓,是應(yīng)天順時。退避或激流勇退有三種含義,一種是在不利的情況下,受到某種壓力,為了保全自身,該退的時候一定要退;另一種是雖然沒有壓力,自身又處在顛覆狀態(tài),但深知“盛極而衰”“見好就收”的道理,于是在權(quán)高位重時主動退出。第三種情況是為了以后更大的發(fā)展做鋪墊,是為打開通向亨通之道的大門做準備,意義重大??鬃诱f:“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是說,國家政治清明,就出來做官;國家政治黑暗,該辭退官職是就辭退官職,該退隱時就退隱起來。朱熹說:“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穩(wěn),只管向前便危險”?!巴艘徊胶i熖炜铡保@些都是講的“進退有節(jié)”的道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的一個重要理論就是“游擊戰(zhàn)”,毛澤東形象的比喻,什么是軍事?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這就是軍事。


    老子的“不為天下先”也是這個道理?!安粸樘煜孪取辈⒉皇窍麡O的,而是積極的、科學的、辯證的、唯物的。一味爭先,勢必出現(xiàn)“露頭椽子”現(xiàn)象?,F(xiàn)實生活中,許多老到的政治家,非常懂得進退有節(jié)的道理。唐朝的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以后,他在首都長安的王府,每天都是大門敞開,人們可以隨便出入,連家務(wù)私事都被人看的清清楚楚,甚至郭子儀如何幫助夫人和愛女梳妝打扮的故事,在京城都被人作為笑料。他的兒子們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就勸父親不要再敞開大門了。郭子儀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我這樣做不是追求浮名虛榮,而是為了保全身家性命?!眱鹤觽儾唤猓纸忉屨f:“我已被封為汾陽王,再沒有更大的富貴可求了。月盈而虧,盛極而衰。此時應(yīng)當急流勇退,可眼下朝廷正在用我,是不會讓我隱退的,所以我是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得。如果再緊閉大門,不遇外人來往,與我郭家結(jié)下冤仇的人,就會誣陷我對朝廷有二心,妒害賢能的小人再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時,我們郭家的九族老少將死無葬身之地了?!?/wbr>

 

 《論語》中有一個觀點,就是“用之則行,棄之則藏”,這種急流勇退的政治眼光實為大智大勇。鄧小平三起三落,用的時候就大刀闊斧的干事,不用的時候就退避到墻角里去一言不發(fā)。毛澤東稱鄧小平是“綿里藏針”。最后主政時在威望如日中天的時候,鄧小平又竭力不當黨的主席和國家主席,真是難能可貴。相反,如果鄧小平當上了黨的主席或國家主席,那么,對立面的人就認為鄧小平先后不讓華國鋒、胡耀邦和趙紫陽當主席,是為了自己當主席。鄧小平既從國家大局考慮,為國家挑選一位年富力強的領(lǐng)導(dǎo)人,又為了自己的聲望和氣節(jié),堅持自己不當黨的主席和國家主席,真是一位既英明又高明的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

 

 9、當官要懂得循序漸進。
   《易經(jīng)》漸卦闡釋的是循序漸進的哲理。天下任何事情,無論是天地運轉(zhuǎn),還是自然界生物進化,還是人世間的各種發(fā)展,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以急躁冒進。如果剛強過度,急躁冒進,一意孤行,輕則脫離環(huán)境、脫離群眾,陷入困境;重則功虧一簣,身敗名裂。當官可以成大事,當官也可以壞大事。現(xiàn)在許多人只知道跑官要官,不知道許多人為官所累,許多人為官所敗。當官也要一步一步,積累經(jīng)驗,修養(yǎng)道德,學識淵博,飽經(jīng)風霜,德才兼?zhèn)?,才能勝任一方。無德無才的人,決不可以當大官。當上了,則害人害己。許多人升的越快,升的越高,摔的越狠,其教訓(xùn)應(yīng)當吸取。

 

 10、人要學會等待。
   《易經(jīng)》的《需》卦,通過西周最終戰(zhàn)勝商紂的過程,主要講了人在發(fā)展進程中要學會等待的哲理。有一個成語叫“拔苗助長”,就是沒有學會等待,等不及了,就做出了錯事、傻事。學會等待對一個人來說,也非常重要?,F(xiàn)實生活中有這樣一件事,就是在等待中尋找到了契機。有一個大學生在一次人才招聘會上被一個公司老總聘用后,到公司報到時,這個老總順便說了一句,去清掃廁所吧。之前有不少大學生感到這個老總在羞辱自己,讓一個大學生去清掃廁所,感到屈才,就不辭而別了。而這個大學生不一樣,他每天在廁所里工作,把廁所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個多月過去了,兩個多月過去了,有一天,這個老總到廁所去方便,偶然看到清掃廁所的人看起來面熟,就問這個清潔工:“我好像在哪里見到過你?”這個清潔工就告訴他:“我是您在人才招聘會上被招聘來的,我按照您的要求,在這里打掃衛(wèi)生已經(jīng)三個來月了” 這個老總看到一個大學生如此兢兢業(yè)業(yè)的打掃衛(wèi)生,并不感到屈才,說明交給他什么工作都一定能夠干好。于是這個老總破格提拔了這個大學生,直接讓這個大學生擔當了一個部門副職的重任,而這個職務(wù)一般需要干到五、六年時間才有可能得到。這就是學會等待的道理?,F(xiàn)在許多人心理浮躁,不會等待,總想一口吃個胖子,這是不現(xiàn)實的。有的人自己工作中還沒有干出成績,就開始找人跑官要官,就是一種浮躁心理。

 

 11、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矛盾問題不是要“訟”,而是要“和”。
   《易經(jīng)》《訟》卦是指導(dǎo)人們?nèi)绾握_對待訴訟的。《訟》卦告訴我們,法治社會雖然鼓勵人們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糾紛問題,但矛盾仍以化解為主,我國有一句俗語“屈死不告狀”,不是說不可以告狀,而是告狀是一件費心、費力、費財、費時的事情,盡可能通過協(xié)商、協(xié)調(diào)等方法和手段,使矛盾得以解決。凡事應(yīng)當退讓,自我反省,得理也要讓人,該讓人處且讓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即使必須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爭訟之前就應(yīng)當謹慎,不可無故引起爭端,惹禍上身。很多人為了爭一口氣而堅持把打到底,即使官司打勝了,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官司是如此,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許多矛盾,也是是辯不明的,比如官場中領(lǐng)導(dǎo)班子成員之間的一些矛盾,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的一些矛盾,都是解釋不清的,“清官難斷家務(wù)事”就是說這些矛盾是不好分清誰是誰非的。上級領(lǐng)導(dǎo)處理下級領(lǐng)導(dǎo)班子成員之間的矛盾,一般都是各打五十大板,再不然兩者都調(diào)離,結(jié)果是兩敗俱傷。西方國家,遇事愛弄個對錯,爭論出結(jié)果來,連芝麻大的小事,也訴諸公堂,中國人堅持的是中庸之道,萬事和為貴,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不同。

 

 12、、不要犯“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钡腻e誤。
   《易經(jīng)》《明夷》卦的上六爻為“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不明晦”,就是不懂得、不知道晦的道理,不知道為什么要晦,不懂得為什么要韜光養(yǎng)晦,只知道呆頭呆腦地一味恃強凌弱、一味冒險升晉。文王是用來比喻紂王的,其實用來比喻“文革”時期的“四人幫”,就是再好不過。王洪文幾乎就要接近天子之位了,結(jié)果卻進入了監(jiān)獄?,F(xiàn)在有的干部總是想官小,為了達到自己升的目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結(jié)果反喪了卿家性命。

 

    13、人生要牢記“物極必反”的道理

    “物極必反”是《易經(jīng)》反復(fù)告誡我們的一個重要人生道理,或者說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觀。這不僅體現(xiàn)在《易經(jīng)》的許多卦辭中,而且體現(xiàn)在《易經(jīng)》各卦的排序上,比如,《易經(jīng)》的第十一卦為《泰》卦,那么緊接著的第十二卦就是《否》卦,這就是“泰極否來”的道理,而第十二卦《否》卦的上爻,又來一個“傾否,先否后喜”,也就是說,“否極泰來”。

    又如,《易經(jīng)》第六十三卦是《既濟》卦,說明事情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大功已經(jīng)告成了,但《既濟》卦的卦辭卻來一個“初吉,終亂”。緊接著第六十四卦為《未濟》,告訴你,一個事物的結(jié)束,是另一個事物的開始。長期穩(wěn)定之后,必然出現(xiàn)動亂,最后由亂到治,社會又出現(xiàn)穩(wěn)定的局面?!度龂萘x》的作者羅貫中,深刻地理解了《易經(jīng)》中的哲理,因此,《三國演義》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提出了“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既濟》卦的“初吉,終亂”的道理,我們應(yīng)時刻引起警惕?!俺跫保钦f在既濟之初,事無不吉,在這種狀況下,大家都處于一種大功告成的喜慶氣氛之中,祥和的氛圍之中,警惕性沒有了,貪圖享受了。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水能養(yǎng)人,也能溺人;火能助人,也能毀人,火能為人帶來光明,也能為人帶來災(zāi)難。物極必反,李自成起義成功、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禎被迫吊死于煤山之后,也就是說既濟之后,上下處在一種瘋狂的享受之中,尤其是李自成本人,更是為美女而失去政權(quán),這是一個典型的教訓(xùn),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深刻地總結(jié)了李自成失敗的根本原因。

    “終亂”,就是說既濟到一定程度,就要窮,窮則生變,變成未濟,是既濟的否定。不過,既濟雖有初吉終亂之象,但人在既濟時未必都會終亂。亂與不亂,還在人自身的把握。如果能夠慎終如始,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則雖有終亂但可以解除。武王伐紂成功之后,開始向殷商之地大批派遣諸侯(干部),周公對派去的每一個諸侯國王都進行了一番談話,特別是《尚書》“酒誥”中記載了周公對派往衛(wèi)國的諸侯“封”的談話,就是要“封”汲取殷商失敗的教訓(xùn),“不能只把水當鏡子照,要把民情當鏡子照”。成功之后要更加誡免,更加努力,保持周朝的長期穩(wěn)定與繁榮。《酒告》這篇文章,的確值得領(lǐng)導(dǎo)干部很好的讀一讀,看一看,思一思,想一想。

    《泰》卦中的九三爻:“無平不陂(po),無往不復(fù),艱貞無咎。”也是講的這個道理。陂,不平坦。“無平不陂”,平與陂是相對應(yīng)的,沒有平地就顯現(xiàn)不出山川?!盁o往不復(fù)”,往與復(fù)是相對應(yīng)的,沒有往也就沒有復(fù)。這兩句爻辭,精辟地闡釋了事物的兩面性和相互轉(zhuǎn)化的道理。往與復(fù)是指時運變遷之常理,猶如月滿則虧,花開則落。沒有絕對平坦的道路,沒有只往不返的情形,泰極否來,這是客觀規(guī)律。物極必反,人處泰之時,應(yīng)居安思危,所作所為應(yīng)堅守正道才可以做到無咎。

    “物極必反”的道理至關(guān)重要,我們都應(yīng)當謹記之,慎防之。

    

    14、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好高騖遠

《易經(jīng)》第二十五卦《無妄》的六二爻告訴我們:“不耕獲,不(zi)畬(she),則利有攸往?!?/span>古代指初耕的土地為田,即脊田。開墾了二年的土地為興田。耕種了三年及三年以上的土地為畬田,也稱熟田?!安桓@”,不是不耕種、不努力就有收獲,天底下那有這樣的好事?是指不剛剛耕種就盼望收獲。“不畬”,是不奢望剛剛墾荒一年就盼望成為三年熟田。即應(yīng)當做眼前應(yīng)當做的事,不期望不耕耘就有收獲,不期望剛開墾的土地就能成為良田,就能獲得豐收,不期望尚未來臨的事情就會成功。不期望剛買了一籃雞蛋,就會成為養(yǎng)雞專業(yè)戶。人的作為,如果期望過分的收獲,就是妄;聽其自然,只求耕耘,不問收獲,只重視過程,不盼望結(jié)果,才能稱得上無妄。能夠如此,則利有攸往。六二爻告訴我們,不要在耕種的時候就盼望收獲之利;即使耕種了,也不一定就會有收獲;即使有了收獲,也不一定就是豐收,就會富有;如果不去耕,就更談不上獲,就更談不上富。這爻說明,無妄就是不存非分的奢望,要足踏實地干眼前應(yīng)當干的事業(yè),做眼前應(yīng)當做的事情。

 

     15、只有知天樂命,才能無憂人生

    《易經(jīng)》第三十卦為《離》卦,也是上經(jīng)的最后一卦?!峨x》卦九三爻的爻辭是:“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die)之嗟,兇?!毕筠o說:“日昃之離何可久也?!?/span>

    《離》卦的初爻為日出,二爻為日午,三爻為日昃,即日已西斜,是天將向晚的時候。就人生來說,日昃好象進入老年階段,生命將垂暮。缶(fou),瓦器,古人擊缶而歌樂。耆(qi),是指六十歲以上的人;耋,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大耋,言人之年老;耄(mao),是指八九十歲的老人;期頤是指百歲之期,就是指一百歲的老人。嗟,哀嘆。日會傾,人會老,這是自然規(guī)律。日傾了就要下落,人老了就要死去,不可能長生不老。人到大耋之年,已經(jīng)近百歲了,如同太陽一樣,已經(jīng)夕陽西斜了,沒有多少生活時間了,關(guān)鍵是要正確對待人生,通過一切正常的有益活動來保持開朗活潑的心情?!懊髡咧诖?,乃不樂生,也不憂死”,能樂天知命而不憂,以“夕陽無限好”的態(tài)度對待晚年,是一種明智之舉?,F(xiàn)在許多老年人跳秧歌,煥發(fā)出青春活力,就是“鼓缶而歌”?!安还捏径瑁瑒t大耋之嗟”非常恰當?shù)匦稳萘巳颂幚夏甑奶幨略瓌t。這個“不”和“則”是轉(zhuǎn)折的連詞,就是“不--就--”的意思。生死是自然的常理,老年人更應(yīng)有知天樂命的良好心理素質(zhì)。

 

    16、事物總是向著陰陽平衡的方向發(fā)展,千萬不要當插足的第三者

    《易經(jīng)》第四十一卦為《損》,其六三爻辭是:“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br />    從卦象上看,《損》卦上卦為艮,是一男二女之象;下卦為兌,是一女二男之象。三人,既指下卦的一女兩男,即一陰二陽;也指上卦的兩女一男,即兩陰一陽。無論是兩陽一陰或者是兩陰一陽,三人長期在一起,陰陽就會失去平衡,根據(jù)陰陽平衡和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道理,相互之間就會就會產(chǎn)生猜疑,不知道應(yīng)當與那一個人結(jié)為同志,其中的一人就會因另外找到同伴而離去,使陰陽處于相對平衡;一人行得到朋友,是因為天下萬物,都是由一陰一陽結(jié)合而成的。因而,一人單獨行動的時候,一定會遇到情投意合的異性朋友幫助自己,最終也實現(xiàn)陰陽平衡。因此,陰陽平衡是相對穩(wěn)定的關(guān)系,三角戀愛是不正常、不穩(wěn)定的關(guān)系。一夫一妻制就是根據(jù)這個道理而形成的穩(wěn)定的家庭關(guān)系。第三者插足必然會損一人,無論是損原配,或者是損插足者自己,其下場都是可悲的。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