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富觀
錢能為人帶來一切,當然也能為人帶走一切。一味地掉在錢的陷阱中是可怕的,無助的,抓狂的。在這一場欲望與物質財富的較量中,欲望是無限大,而財富始終是有限的。以有限對抗無限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只能是輸?shù)?。單一的財富的多少決定不了生命的質量。
西方人有個財富的衡量尺度值得我們學習, 那就是fianancially free, 也就是財務自由,或簡單說就是不會為錢而失去自由。錢夠花就行了,小富即安。不要成為錢的奴隸,甚至為錢粉身碎骨。自殺的富翁如適可而止,相信他們的錢都夠這一生花的了。
2. 價值觀
既然單一的財富的多少決定不了生命的質量,那么更為重要的是價值觀和人生觀了。物質與精神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體,人的一生缺一不可。人生的幸福值等于財富除以欲望,財富有包括物質財富加精神財富。物質財富與欲望成正比,而精神財富與欲望成反比。精神享受越充分,欲望就越少。失去這一平衡,一味地掉入欲望的虎口,自然結果是可怕的,毀的還不止是一代人,有時是幾代。
您看顏回為何簞食瓢飲而樂呢?莊子為何寧可在陋巷而不出任總理呢?孔子為何顛沛流離一生而傳世2500多年呢?更別提老子了,為人類在2500多年前就為人類指出了前進的方向。西方同時代同樣有一群,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等。
常人當然不敢望圣人志向,但達到一個物質和精神的平衡卻也不難?。?!何必走極端而殞身,還是自己殺自己,多么的殘忍,令人心酸,令家人心悴,令債權人聞訊心臟病突發(fā)隨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