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考試補充知識點:第五章:成本管理
郭致星副教授
更多項目管理博文:https://blog.sina.com.cn/tgstudio
成本估算的方法:
(1)類比估算(即自上而下的估算):關鍵詞是“類似”;利用過去類似項目的成本數據作為本次估算的基礎。
(2)參數估算:關鍵詞“單位成本”,比如每平方米成本,每張紙成本等;參數估算與費用估算相關的例子是,將工作的計劃數量與單位數量的歷史費用相乘得到估算費用。
(3)自下而上的估算:一般準確度比較高
(4)經驗方法容易受到主觀影響,所以精確度不一定很高,但成本較低。
(1)掙值技術是一種通用的績效測量方法。
(2)掙值技術將項目范圍、成本(資源)、進度整合在一起,幫助項目管理團隊評估項目績效。
基本的掙值指標
所有指標的中英文名稱和含義,包括:
(1)PV=計劃價值=BCWS=計劃工作預算成本
(2)EV=掙得價值=BCWP=已完成工作預算成本
(3)AC=實際成本=ACWP=已完成工作實際成本
(4)BAC=完工預算(是最初提出的)
(5)EAC=完工預算(是根據項目目前績效水平,預測完工時的項目成本)
(6)ETC=完工尚需估算(根據項目目前績效水平,預測剩余的項目工作還需多
少成本)
(7)估算 EV 常用的方法:里程碑法;X/Y 法則(比如 20/80 法則)。
(8)項目工作量完成 15-20%后,CPI 的值趨向于穩(wěn)定
(9)項目控制的根本是需要同時關注成本偏差和進度偏差,但無需過于追求零偏差,
而是要讓偏差處于在一個可以接受或可以控制的范圍內。
預測技術
EAC 預測的基本公式:EAC=AC+ETC
(1)這里的 ETC 既可以采用完全重新估算的值,也就是對后面的任務重新做一次自下而上成本估算和預算過程——這種方式最可靠,但是很麻煩;
(2)也可以通過 ETC=(BAC-EV)/某個 CPI——用掙值公式直接進行預測,且這個 CPI 在不同的假設下取值不同,具體如下:
(A)最樂觀的估算:假設未來的績效水平恢復正常,則 CPI 取值為 1:
EAC = AC+(BAC-EV)=AC+剩余的 PV
(B)最有可能的估算:假設未來成本績效指數維持現(xiàn)狀,則 CPI 取根據目前為止的績效水平算出的 CPI 值:
EAC= AC+(BAC-EV)/目前為止的 CPI=BAC/ CPI
(C)最悲觀的估算:還要補償進度滯后所產生的額外成本,則 CPI 取根據目前為止的績效水平計算出的 SPI 和 CPI 之積:
EAC= AC+(BAC-EV)/(CPI*SPI)
成本估算與成本預算的區(qū)別
成本估算估算的是單項活動或任務本身,而成本預算是為確定測量項目實際績效的基準計劃而將單個活動或工作包的成本估算匯總,并按時間或工作項分段,最后相成成本基準。
三種估算精度
估算類型 | 準確度 | 說明 | 其他稱謂 |
量級估算 | -50%~100% | ·通常在概念形成與啟動階段 ·基于具有比例因子的某一工作范圍 ·用于可行性研究 | 棒球場估算 C概念估算 可行性估算 SWAG估算 |
預算估算 | -10%-25% | ·通常發(fā)生在計劃編制初期 ·一種自上而下的估算方法 | 自上而下的估算 類比估算 |
確定性估算 | -5%-10% | ·最準確的估算 ·在計劃編制階段進行 ·用WBS進行自下而上的估算 | 詳細估算 工作分解結構估算 工程設計估算 控制估算 |
應急儲備與管理儲備的比較
應急儲備 | 管理儲備 | |
屬于哪個過程 | 成本估算過程的工具 | 成本預算過程的工具 |
用來應對哪類事件 | 用來處理預期但不確定的事 件,即“已知的未知事件” | 用來處理未計劃但有可能需要的項目范圍和成本變更,即“未知的未知” |
是否屬于成本基準 | 屬于成本基準(屬于項目范 圍) | 不屬于項目成本基準,但屬于 項目總預算 (項目總預算=管理儲備+ 成 本基準) |
項目經理處理權限 | 項目經理可以自由使用 | 項目經理必須經過批準才可 以動用這部分儲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