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會成為一個建構主義者
張靖笙
雖然我對建構主義的理解還很膚淺,但我認為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建構主義者。而我正式接觸建構主義的理論,應該還沒有超過兩年,如果我沒有記錯,第一次百度“建構主義”這幾個字是兩年前的十一月份,當時為了趕寫《創(chuàng)客教育藍皮書(2016佛山報告)》的部分文稿,對于我這個無知者無畏的“創(chuàng)客教育研究者”,當時采納到文稿里面的建構主義理論我是鸚鵡學舌、班門弄斧,學說的成分多過說學問。
雖然生活中我有很多粗鄙的行為表現(xiàn),但我的內(nèi)心是很講理的,我這個講理的出發(fā)點并不是道德感,而是我對于理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不用翻到我的青少年時期,在十五年前我還是一個很邏輯思維的IT人,有理肯定是有邏輯的。現(xiàn)在回憶當時的心態(tài),很多事情琢磨來琢磨去其實就是在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沒找到,內(nèi)心就很焦慮和痛苦,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給自己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那種痛苦感就釋然了,這種心理習慣不斷自我強化之下,自己和身邊人事關系常常并不和諧,很多時候就是為了講理而講理,卻壓根不去想為什么要講理和有沒有必要。
講理本身沒什么不對,而偏偏就是很多事情我只是止步于講理,過于強調(diào)邏輯和合理的分析而沒有產(chǎn)生行動,甚至因為對道理分析的執(zhí)著而成為行動的障礙,前幾年我聽了一個術語叫“所知障”,對此形容得頗為貼切,正是在頭腦中分析得很透徹而喪失了行動的信心和興趣。后來我在參加商業(yè)講師班的培訓中聽了一個更淺顯的說法-----知識中毒。知識中毒表現(xiàn)之一,很在乎自己的理學身份,不斷以理學領地的強大來強化自己這個身份認同,為了強化自己的身份認同,與人交往之中內(nèi)心又不免產(chǎn)生了傲慢和偏見,相由心生,自然做出了不少傷害別人的言行表現(xiàn),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隔閡。而恰恰是內(nèi)心的理成為創(chuàng)新行動的障礙后,沒有創(chuàng)新的行動則缺乏新的體驗,也必然導致缺乏新的認知,困在自己的小井口里觀天,一旦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新知識新見解就不免心里一下子承受不了,很多人為了消除這種內(nèi)心不適而選擇了消極逃避。
恰恰是建構主義解了我這個毒。建構主義認為世界是人們主觀感知的世界,這一主張接近王陽明先生的心學。而知識是基于經(jīng)驗的主觀建構,學習是對知識的社會性協(xié)商的過程。我開始接受建構主義的世界觀和知識觀之后,內(nèi)心油然而生了對自己過往很多觀點和表現(xiàn)的反思反省,我過去自認為掌握的絕大部分知識,都是我從書本里面學回來的,背得是滾瓜爛熟,說得是頭頭是道,卻缺乏了最基本的體驗!我卻還以掌握這樣的知識為榮為傲為資本,現(xiàn)在回想于此都深感汗顏。如果說我以前在外面表現(xiàn)出來的謙虛多多少少有造作虛偽的成分,當我內(nèi)心接受了建構主義的觀點之后,我對于謙虛才有了真正誠實的感覺。既然我的知識基礎是建立在沙丘之上的條文,我對世界的觀察能力在三歲小孩的面前又有多大的優(yōu)勢?我頭腦中很多理想的假設和概念又有多少能經(jīng)得過實戰(zhàn)的考驗?心中很多自以為是的觀點又有多少能經(jīng)得起群眾的推敲和質(zhì)疑?自己認識到這一點后,內(nèi)心的天平從知逐步向行傾斜,原來很多自恃清高、思想豐饒行動稀缺的心理習慣也在逐步扭轉(zhuǎn)。
自恃清高的人當然是沒什么好人緣的,這方面我受到的教訓無需贅言。而思想豐饒行動稀缺給我?guī)淼淖畲蟾弊饔镁褪恰白罱容^煩”,因為所有實踐念頭都會在我原有的信念系統(tǒng)里面能識別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做就被自己打敗了,還怎么行呢?遇到什么事情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能不煩嗎?行都不行,又談何信心呢?沒有信心,又怎敢改變呢?沒有改變,又怎么改善呢?是建構主義讓我明白了,問題才是最好的老師,而我用建構主義的方法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之后,一片新天地豁然開朗,對知行合一的認識也從道理深入到感覺,從感覺升華到體會,從體會迫切到行動。行動面前,學歷和經(jīng)歷帶來的虛榮感逐漸消失,行動之中,很多問題的擔心迎刃而解,行動之后,知識的體會更加真實,道理的理解更加堅定。馬云這樣說過:“很多人因為看見才相信,而很少人因為相信而看見。很多人輸就輸在,對于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所以新時代的成功只能屬于后面這種因為相信而看見的少數(shù)派,我有了建構主義的感覺后由衷地佩服這種人,也只有真正行動過的人,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仰,而擁有信仰的人,才能對于未來有更多超人的洞見,這才是真正靠譜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大道。
這兩年來,正是我對建構主義的學習很符合建構主義,建構主義很多思想觀念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地在持續(xù)影響我,進而改變我,讓我因為信仰而逐步理解,因為理解而更加信仰,我自己親身感受到了很多頭腦里面的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已經(jīng)給我?guī)砗芏嗝篮皿w驗,這些體驗給了我更強的信心和力量,驅(qū)動我更加積極地去接觸更多對我來說前所未遇從未涉足的知識領域,讓我心里對于這些知識領域的空白和無知不再感覺恐懼和壓力,而是闊別多年的挑戰(zhàn)和好奇,因為我相信建構主義,相信學習和掌握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都必然是從實踐中來,回實踐中去,更多經(jīng)驗的積累必然帶來更多知識的建構,也必然會給我的內(nèi)心帶來更多意義和光明。
因此,我成為了一個建構主義者。
(本稿完成于2018年10月19日,如需要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