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笙,張靖笙講師,張靖笙聯(lián)系方式,張靖笙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張靖笙 2019年度中國50強講師
數(shù)字化轉型、大數(shù)據、工業(yè)4.0、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區(qū)塊鏈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張靖笙:說說信息背后的道理
2019-11-08 2364


說說信息背后的道理

張靖笙

信息的三體

     宇宙間的信息無所不在,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會去深究到底什么是信息這個問題,仿佛這是一個謎底就在謎面上的岳云鵬相聲套路,筆者在五六年前的培訓課件里面用古語對信息是什么做了些解釋,信者,人言為信,息者,心上有自己,這樣的解釋我在今天看來有些生搬硬套和幼稚,但方向還是靠譜的。

     什么是信息,香農認為:“信息是事物運動狀態(tài)或存在方式的不確定性的描述。”構成信息有兩個不可缺少的要素方面,一個是事物,一個是描述,前者關于實體,后者則關乎主體。

     先說說實體,所謂實體,是那些我們認為是真實存在的事物,我們相信它們的存在是確切和不容置疑的,拒絕思考并不意味著所實體不存在,這些我們認為是真實存在的事物構成了我們認識的對象,也就是信息的客體。但這里大家要注意了,雖然我們說這些事物是客觀存在的,但如果沒有對它們的描述,信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事物的本身并不是信息的主體(或者說擁有信息),而有主體對實體的描述才能成為信息。

     而關于信息的復雜性并不在于實體,這個很容易理解,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客觀存在的實體總會有其運動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的原因,這個道理很簡單,而對實體的描述恰恰才是復雜的根由,宇宙中所有事物唯一可以確定的只有運動和變化,主體所能獲取的任何信息本質上僅僅是不斷變化中的實體在某一個時刻運動狀態(tài)或者存在方式的一個靜態(tài)的鏡頭或者很短暫的運動片段,這并不能代表實體運動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的確定真實,為了解決這個信息難題,哲學界在信息的實體和主體之外又提出了本體論和本體的概念。

     本體論(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質的哲學理論。從廣義說,它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這種本性需要通過認識論而得到認識,因而研究一切實在最終本性為本體論,研究如何認識則為認識論,這是以本體論與認識論相對稱。從狹義說,則在廣義的本體論中又有宇宙的起源與結構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為宇宙論,后者為本體論,這是以本體論與宇宙論相對稱。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本體論叫做“本根論”,它指探究天地萬物產生、存在、發(fā)展變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據的學說。從信息的角度,本體可以理解為是事物的本身所固有的,不會被不同的描述而影響的那些運動性質,可以看成為是為了解決事物運動狀態(tài)或存在方式的不確定性給信息帶來復雜難題所做的努力。

      Ontology這個哲學范疇,被人工智能界賦予了新的定義,從而被引入信息科學中,盡管信息科學界定義還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從內涵上來看,不同研究者對于Ontology 的認識是統(tǒng)一的,都把它當作是領域(領域的范圍可以是特定應用中,也可以是更廣的范圍。)內部不同主體(人、機器、軟件系統(tǒng)等)之間進行交流(對話、互操作、共享等)的一種語義基礎,即由Ontology提供一種共識。

     筆者先簡單歸納一下,信息三體的關系是由主體對實體運動狀態(tài)進行不確定性的描述,同時不同的主體努力尋求建立一種對實體確定的共識描述---本體。

信息與生命

      如果我們把對信息的理解擴大到整個有生(命)界,我們可以認為擁有信息并不是人類的特權,感知和獲取信息是生命的本能,所有形式的生命都要能感知環(huán)境的變化,處理有關信息并做維持生命的行動或者反應,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與任何生命活動都息息相關,生命內在的信息處理能力---“識”,與生命外在的活動表現(xiàn)---“行”互為里表,行在現(xiàn)實物理世界,識則建構出虛擬信息空間,因此,信息本質上也離不開生命活動所形成的經驗和理解。

      恰恰由于信息所描述的實體運動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本身所固有的不確定性,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的時效性,就是說很多信息總是在一些在特定的時間和場景內才是有效的。在人類文明之前,所有生物的生命都依賴于自然界的物理世界,生命對于環(huán)境雖然有一些自主性的行為反應,但顯然沒有形成一個可以獨立于物理世界而存在的信息空間,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生命的信息處理都是基于現(xiàn)實需要的,始終都是伴隨行為反應,動物之間也會傳遞各種信息,但卻沒有一種機制可以把這些信息留存下來以后再利用,更遑論形成一個獨立存在的信息空間了。

      人類的語言并不是世界上第一種語言,每種動物都有某種語言的溝通方式,就算蜜蜂或者螞蟻這些小昆蟲,也有極其精密復雜的溝通方式,能夠告訴彼此食物和危險所在,而普遍的理論認為人類語言最為靈活,雖然我們也只能發(fā)出有限的聲音和姿勢,但組合起來卻能產生無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含義,于是,我們就能吸收、存儲和溝通驚人的信息量,并持續(xù)更為廣泛地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而人類語言最獨特的功能,不僅僅在于傳達物理空間中存在的事物,還能“虛構”和傳達一些在物理世界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更為關鍵的是,人類“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僅僅讓人類培養(yǎng)出來獨特的具有抽象和想象能力的思維方式(下文再探討),而是可以通過語言、涂鴉、圖騰等符號形式編織成種種“一起虛構”的事物和故事,從而讓人類表現(xiàn)出明顯優(yōu)于其他生命物種的集體合力,其他高級動物的大腦里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想象力,并且很多群居類的動物例如螞蟻、蜜蜂也存在精密的分工協(xié)作現(xiàn)象,但它們的精神世界里是否會交流一些“一起虛構”的事物我們尚且不得而知,至今科學界也沒有找到在地球其他生命“一起虛構”而形成的符號證據。

人類的認知革命

      人類世界的信息疆界,通過“一起虛構”大大超越了其他有生物“活在當下”的現(xiàn)實物理世界,拓展到探討如何認識宇宙和塑造人生這樣的宏大精神問題,正是人類這種獨特的信息方式推動了認知革命。

      引用以色列人類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的研究成果,大概在7萬年前,人類社會經歷了認知革命以后,傳說、神話、宗教、政治經濟等“虛構的事物”應運而生,“虛構”---抽象和想象的能力逐步成為構成人類認知事物不可或缺的信息處理能力,我們還是通過信息認識各種事物,但我們常常同時可以對信息中的實體進行抽象和想象,我們通過抽象對關于實體的細節(jié)加上各種限制,讓我們抓住一些關鍵的信息內容以便于理解,而反過來又努力透過想象去打破這些限制,以便于舉一反三地擴大理解的范圍和深度。

      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和大腦的想象力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說,人類沒有想象力就無法擁有對事物更深入的認知。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已經充分表明了,人的心靈在面對外界事物的時候,并不是一個被動的信息接收器,而是有著復雜而多層次的知覺和思維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任何外界的事物沒經過內心的處理前,都只是毫無意義的源材料,人的內心會通過選擇、分類、推斷、排除、投射、關聯(lián)這些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把自己“虛構”的解釋加給這些材料,從而重新建構出對這些事物的意義和理解,王陽明所強調的“心外無物”,并不是說人認知之外的事物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沒有進入人內心處理的事物不存在于可以影響我們命運的人類意義世界。

      正是人類通過這種大規(guī)模社會性地“一起虛構”各種事物和故事,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逐步“活在”一個自身建立的基于語言符號體系所形成的可以獨立于現(xiàn)實物理世界而存在的虛擬信息空間,特別是文字被發(fā)明出來以后,解決了信息傳承受到個體生命局限性的約束,很多想象力的建構成果-----思想可以被從頭腦中輸出,并被存儲在文字中進行傳播,文化的本質是人類共同想象建構出來的信息空間,以各種不同形式的呈現(xiàn),后來隨著印刷術、無線電廣播、電視、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等一次又一次重大的信息技術發(fā)明,人類文明的進步體現(xiàn)在這個信息空間功能的不斷加強,對于每個人來說,文化的發(fā)展更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人類的心理需求逐步從生理性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等低層次逐步提升到愛與尊重、自我實現(xiàn)等高層需求,因此,最重要的信息不再僅僅是關于外部世界的事物,而是關于人類自己的精神世界。

      十八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哲學家、人文主義者維柯指出,人類完全不同于其他動物,使人類獨一無二的是文化,人類社會正是逐步從涂鴉、圖騰、語言、文字等等符號形式建構出豐富的文化體系。回顧人類的歷史,即是一場場信息技術手段進步所持續(xù)推動的認知革命演進史。

      根據康德的看法,人既是一種“自然存在物”,又是一種 “理性存在物”??档抡J為,就現(xiàn)實的物理世界而言,我們作為自然中的一個成員,與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一樣,只不過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因果鎖鏈中的一環(huán),從這個意義上,人的地位與一塊石頭或者一棵樹沒有什么兩樣。然而就那虛構的精神世界而言,這樣一個超現(xiàn)實世界向我們表明,人不僅是自然存在之物,而且是理性存在之物,這無限提高了人類作為人格、理智的地位和價值。

      由于永恒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每一種文化所體現(xiàn)的信息內容也都必須關系到人類的自我創(chuàng)造,人類是目前可知唯一的,可以根據自己想象創(chuàng)造出自然不存在事物的生命物種,并且伴隨著人類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新的信息,人類正是在這種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造物活動之中創(chuàng)造了文化和歷史,人類社會本質上就是一個通過信息維護和建立社會關系的生命存在形式,因此人類的所有活動都與信息的傳播和利用息息相關,而信息處理的內容和方式決定了人類社會的文化形態(tài)和文明水平。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我們每一個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處于社會關系這樣一個無形的信息空間之中,而這個信息空間的發(fā)展毫無疑問是歷史沉淀下來的,顯然,維柯的奠基性理論成果表明了文明社會確實無誤是由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社會的各項原則也可以在人類自身心靈變化中發(fā)現(xiàn),人類通過認知革命之后的歷史沉淀創(chuàng)造了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也同時在現(xiàn)實中塑造了自己的人格。

      認知革命對于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成長來說,無疑既是歷史的,也是現(xiàn)實的。

從信息到信念

      雖然人類的文明和文化體系是“一起虛構”出來的信息空間,“一起”不但無法消除信息本身所固有的不確定性,反而讓別有用心的人傳播一些“虛假”信息提供了便利,所以這個信息空間必然摻雜了不少虛假不實或者過時失效的干擾(噪音)和垃圾,于是當我們面對人類社會中各種紛繁復雜的信息時,到底該不該相信往往成為考驗我們每一個人智力的信息難題。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說明人類對信息的虛實判斷骨子里始終還是沒有離開生命的本能---親身體驗與具身認知。老子《道德經》里面有“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息不足取信于人,則難以讓人據此有所行動。我們可以擁有的所有信息都僅僅是宇宙中無限變化的事物某個運動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的有限描述,并且對于我們的信息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依賴于這個無限變化的宇宙,而我們可以認知的信息卻是有限的,只是我們也認知到這每一項信息與無限的宇宙這一背景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各項信息的真實性及其意義就是由此導出,我們無法在人類信息空間中找到這樣一個可以確定描述的實體,它具有孤立的、自我感到滿足的存在方式,換句話說,有限的信息不可能是自身真實存在的根據。

      人工智能杰出開拓者,尼爾斯·尼爾松教授在其《理解信念:人工智能的科學理解》一書中所指出的,我們的信念組成了我們對世界認知的一大部分,信念構成了我們描述我們生活之世界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用數(shù)學方程(比如E=mc2)、各種現(xiàn)象的計算機模擬(比如天氣)、地圖,以及故事等方式來描繪我們的信念,這一切的總和構成了解釋實體的模型,一個可以觸及的關于實體真實性和確定性---現(xiàn)實的替代方式,這就是人類基于信念的認知結構。

      對于現(xiàn)實物理空間中的各種事物,我們可以從人類信息空間中理解和接受的實際上是一種“虛擬現(xiàn)實”。物理學家戴維·多伊奇曾說過:“現(xiàn)實就在那里:客觀、物質并且獨立于我們所相信的一切。但我們從未直接地體驗那個現(xiàn)實。我們外在經歷的全部都屬于虛擬現(xiàn)實。而且我們知識的全部——包括我們關于邏輯、數(shù)學和哲學,以及想象力、小說、藝術和幻覺等非物質世界的知識,都被編碼為程序,用來在我們大腦的虛擬現(xiàn)實發(fā)生器上描繪這些世界……因此,不僅是推理物質世界的科學涉及虛擬世界。所有推理、所有思維和所有外在經驗都具有虛擬現(xiàn)實的性質?!?

      于是,即便我們頭腦思維中的虛擬現(xiàn)實不是現(xiàn)實本身,也可以讓我們感覺很真實而形成信念。想象自己作為一名駕駛巨型噴氣客機正在穿云飛行的飛行員,飛機之外用自己的眼睛他什么也看不見,必須依靠儀表盤來獲取飛機的位置、速度和周圍地形的關系。當然,飛機實實在在地在現(xiàn)實的物理空間中飛行,但飛行員所知的一切就是由飛機的儀表、顯示器和各種傳感器構成的反饋機制所表示的虛擬現(xiàn)實。這個虛擬現(xiàn)實不是現(xiàn)實本身,僅是描述現(xiàn)實的一個模型。如果這不是一個好的模型,則飛機可能會有失速、燃料耗盡,甚至有撞上山頭的危險。我們都處在與這架飛機飛行員類似的處境。我們頭腦中的模型類似于飛機儀表盤的讀表和顯示器。我們的信念是這些模型的重要部件,如果我們的信念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就像這架飛機的儀表出現(xiàn)了問題,很容易給飛行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關于信念要說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它們是(或至少應該是)暫時的和可變的,這是我們的思維要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

人類需要信仰相依緣起

      構成信念的模型能為人類有限的認知能力所理解和接受,它又部分地揭示了虛擬現(xiàn)實與宇宙背景無限變化的本質聯(lián)系,人類通過有限的信念模型也試圖在共同建構的信息空間中逐步靠攏宇宙無限運動變化背后的本質,由于宇宙無限運動變化的萬事萬物存在本質上的普遍聯(lián)系,因此所有運動和變化都不是孤立、離散和隨機的,而是存在相互依存和因果牽連的確定關系,所有事物不確定的運動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都是綁在這張確定的因果網絡上的一個個環(huán)節(jié),有限的信息的不確定性總算在對宇宙萬事萬物相依緣起的無限運動變化背景下獲得可以恒常理解的方向。

      這種無常背后的恒常方向卻是有限的語言無法準確表述的,老子“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可道,非 常道”,但我們不可以否認道是萬事萬物無常變化背后客觀存在的真實規(guī)律,而且道的作用并不為人的主觀意志所左右。而正因為道的作用是宇宙無所不在的普遍聯(lián)系,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和存在方式才有明確的軌跡可循,才能形成眾生可以理解的各種短瞬間的信息呈現(xiàn),對人類來說,更要認識到不同信息片段(現(xiàn)象)之間的因緣牽連關系才能形成信念,每個人都是依據信念才會采取行動的。通過這種獨特的信息處理方式,人類才有能力擺脫大自然把自己僅僅作為一個“物件”的他律地位,從而具有了超越于一切自然存在物之上、不受自然限制擁有自我創(chuàng)造性的自由和尊嚴---可以選擇自己的存在方式。

      然而,人類自我創(chuàng)造性的自由也不能脫離萬事萬物相依緣起的因果鐵律,如果人類的行為脫離自然法則也必然會給自己帶來很多負面的惡果,老子《道德經》就說過:“不知常,妄作兇”,佛教把苦集滅道的人生十二因緣歸結為“無明緣行”,所以人類擁有自我創(chuàng)造性的自由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和為所欲為。

      因此,道這個概念隱喻了人類必須信仰萬事萬物運動變化和存在方式的相依緣起,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正是通過一段段相依緣起的信息反復驗證之下形成信念,指導行動改造自然建構成為今天的世界---一個能影響宇宙自然演進過程的有精神意志力的人造世界,人的能力既然也是從道中來,則也必然不能打破道的約束而獨立于宇宙演變規(guī)律而存在。

      而正是人的語言對道又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唯有把所有關于道對人的作用歸結為“業(yè)力不失(報應不虛)”的宗教神學的信仰陳述---無法解釋,但必須相信。

為什么人類社會必然會走向數(shù)字化

      當今世界,雖然世界各國仍然保持著自己的風俗、文化和語言,但是隨著計算機科學的普及,人類文明在計算機語言的支撐下建立了全世界通行的統(tǒng)一的信息交換“世界語”,逐步打破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信息溝通的障礙,如大家日常所體驗到的,無論是中國科學家研究的人臉識別算法,還是美國科學家研究的阿爾法圍棋(AlphaGo)算法,通過計算機語言的編程和編譯成機器語言之后,它們的程序和數(shù)據都可以無任何障礙地被其他國家的學者使用、完善和在其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新,今天數(shù)字技術可以席卷各個國家各個行業(yè)的關鍵原因是它成為人類真正統(tǒng)一的語言,數(shù)字化讓不同地域、不同行業(yè)背景的人都可以使用由它表達的信息---計算機數(shù)據進行直接和及時的溝通交流和認知傳承,人類為了和機器對話放下了所有文化分歧和偏見,徹底統(tǒng)一了信息的表達、傳輸和處理方式,這是互聯(lián)網和人工智能得以逐步成為人類核心社會活動的基礎!

      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技術形成的數(shù)字化社會以來,特別是到十年前的萬物互聯(lián)(Internet of Thing)概念的提出,數(shù)字化技術構建了一個可以時刻和物理空間存在一定交互的信息空間,信息空間里面流轉的數(shù)據也越來越表現(xiàn)出可以翻轉過來影響物理空間的巨大作用,從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追求目標和發(fā)展趨勢來看,當前各國共同面對的生產力發(fā)展瓶頸都集中體現(xiàn)在如何實現(xiàn)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的實時交互和進一步融合,建立一個和物理世界實時交互和融合的孿生數(shù)字世界,這成為解決人類社會累積了數(shù)萬年的信息確定性難題的一次重大機遇。

      正是為了突破人類自身在信息處理方面的局限性,我們越來越相信機器采集的各項數(shù)字化信息具有高度的客觀真實有效性。在5G等新信息技術的協(xié)助下,萬事萬物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各項信息在合適的采集手段配合下形成數(shù)字化的數(shù)據,讓人類建構的虛構信息世界和現(xiàn)實物理世界形成一對孿生兄弟一樣的平行世界,人類的思維將可以自由在虛實這兩個相互平行的孿生世界里面自由翱翔。

      數(shù)字孿生強調虛擬實體對物理實體的高度“寫實”、忠實映射,這個理念背后也體現(xiàn)了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可以把數(shù)字孿生理解為人類在新時代更加高效地格物致知和實事求是新方式,更進一步,今天計算機對大數(shù)據的認知計算能力讓機器也具備了深度學習萬事萬物相依緣起的能力,就可以把傳統(tǒng)難以解決的智能問題轉化為大數(shù)據處理問題從而獲得接近而且有效的解決方案。對大數(shù)據采取認知計算進行機器學習的基本原理如下:

l  A事件發(fā)生,一定導致B事件發(fā)生,稱為強因果關系。

l  A事件發(fā)生,可能導致B事件發(fā)生,稱為相關關系。

l  通過大量的A和B事件組合,可以計算出“可能性因子δ”,利用δ就可以用A預測B。

     數(shù)字孿生這種新技術手段的出現(xiàn),使孿生數(shù)字世界的虛擬實體實現(xiàn)對物理實體全生命周期的數(shù)據積累,而人工智能認知計算利用這些數(shù)據進行機器學習,使我們更加便利地認識到物理實體運動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完整的來龍和很可能的去脈。我們可以這樣想象,孿生數(shù)字世界的虛擬實體就仿佛給人提供了一面對其所觀測的物理實體擁有五眼六通神奇能力的“數(shù)字透視魔鏡”,借助這面魔鏡,物理實體一切狀態(tài)和變化趨勢都很容易弄清楚搞明白。從另外一個方向,當然我們也就能更好地通過虛擬世界預測和控制物理實體按我們意愿的方向去運動變化或者改變狀態(tài),人類的想象也能通過數(shù)字化能更好地影響物理世界,指導人類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雖然泛在的5G網絡讓越來越多的事物可以加上人工智能認知計算技術而實現(xiàn)無人干預的自主動作,數(shù)據驅動下的智能機器已經逐步具備了自學習、自適應、自進化的“獨立生存”能力,但筆者還是觀點鮮明地認為,數(shù)字化的數(shù)據本質上還是人類社會信息協(xié)作的產物,沒有可以脫離人類信息用途而自我存在的數(shù)據,沒有人類信息環(huán)境,數(shù)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根據。

我為什么喜歡說道

      我是一名信息技術工作者,而關注我的讀者或者聽過我課的朋友應該發(fā)現(xiàn),我所寫的大量文章和所講述的課程里面,不時會穿插這樣那樣圍繞信息展開的哲學思辨,常常在陳述知識的同時也引發(fā)一番說道的辨證,我為什么喜歡這樣做?

      首先緣于我很年輕時開始,腦子里就對很多琢磨一些哲學問題抱有濃厚的興趣,平時也閱讀或聆聽了大量包括佛學、易學、老子道學、王陽明心學的書籍或有聲讀物,而個人崇尚實戰(zhàn)的習慣導致常常想把聽說的道理和自己信息技術工作中的實踐做一些自以為是的穿鑿附會。當然,我不敢認為自己這樣能有多專業(yè)的哲學修為,我文章和課程里面的說道,更多只是我的個人體會和見解,和至理名言距離遙遠。

      其次,從我個人的學習經驗,信息科技乃至拓展到包括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學習過的整個科學技術體系,都是關于知識的,而能成為知識的都是關于一些具體的事物運動變化和存在規(guī)律的信念陳述,我們一直被灌輸培根的格言---“知識就是力量”,這也成為了學生們不容置疑的權威教條,這句話往往就被解讀為知識是完美的,腦子里記憶的知識越多的人能力越大,可實際情況恰恰不是這么回事,我們看到自古以來在中國,包括當今的我們自己當中,都出現(xiàn)過大量滿腹經綸卻并無大用的書生,這仿佛是對“知識就是力量”的莫大諷刺。

      本人在29歲左右,也曾經對知識產生過非常嚴重的心理危機,當年我的工作已算是知識的實踐性很高強度的職業(yè)了---程序員,可是我仍然非常強烈地感受到自己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速度難以追趕這個行當?shù)哪芰Πl(fā)展要求,微軟公司這個當時全世界的IT知識火車頭把我們這些處于產業(yè)消費端(應用側)年齡漸長的程序員拉得越來越遠,業(yè)界對程序員有青春飯之稱并非妄言。于是我身邊很多那個時期的同行朋友紛紛放棄了繼續(xù)學習IT知識的沖勁,對這種被前沿淘汰的態(tài)勢隨波逐流,可是我卻很不甘心不幾年前還自認計算機高手的雄心就此遲暮,因此當時內心充滿了焦慮,讓我從對如此知識迷茫中走出來的,恰恰是我研究生時代對關于知識信念的那次動搖。

       研究生時代對我影響比較深刻的課程里面有《可算性與計算復雜性》,從圖靈機的停機問題(the Halting problem)到哥德爾不完全定理(G?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可算性理論非常嚴謹而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推導出一個令人深感震撼的重要結論---“邏輯不可能存在完美的知識體系”,接受這個結論對我內心的沖擊不亞于當年羅素給格雷佛的私人信件中所發(fā)出的驚訝:“算術動搖了!”是的,所有貌似顛撲不破的、邏輯縝密的科學知識體系都必然會被一個小小漏洞的發(fā)現(xiàn)所動搖,這就是科學。

      對知識的質疑的確會動搖我們關于“知識就是力量”的神圣感,但這恰恰是關于信息所必須認識到的道理。我們擁有再多的知識也只不過是眾生在探索宇宙自然過程中所積累的信息海洋中勺出的微不足道一瓢水,擁有它并不能讓我們比其他人甚至其他生命更顯得高貴和偉大,只是我們可能因為擁有這些知識而看到一些更寬廣和深刻的問題,知識正是從人類解決問題的動機中來,最后要回到不斷面對更大挑戰(zhàn)的問題中去。這樣的知識輪回才能啟發(fā)我們保持強烈的好奇心,讓我們在這種不斷追逐、理解、應用、驗證、質疑知識的循環(huán)中建構出意義,創(chuàng)造出價值,體驗到智慧,從而我們也在不經意中塑造自己的道路和人格,這才是知識賦予給我們最真實的力量。

      當我放下了原來對知識的偏執(zhí)以后,我便不再焦慮自己記憶容量和認知能力的有限,把每一次應付各種實戰(zhàn)需要的做中學、學中創(chuàng)看成是每一次與各種學問知識發(fā)生的或淺或深的緣分交集,有了這種對知識遇而不(強)求和過而不藏的心態(tài)后,雖然我還遠遠不具備佛陀的神通和老子的道行,但也讓我擁有了既不唯心也不唯物,而是唯自己實用而選擇走自己知識學問道路的信念和勇氣。

      我在我的文章和課程中分享我這些思辨成績和感受,并不是希望讓讀者和學員覺得我很高明或者認同我所陳述的知識都是對的,既然知識都不一定是對的,我又憑什么可以說出成為大家普遍認同是對的信念呢?這個自問恰恰就是我為什么喜歡辨證這些哲學道理的理由。

       各種實體和現(xiàn)象的相依緣起是宇宙大道的具體呈現(xiàn),人以弘道,非道弘人,人在弘道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己說過或者相信的東西(信---人言),從而在內心逐步認識了自己(息---心上有自)存在的意義,我認為這就是關乎信息本質的道理。



(2019年11月8日成稿,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您有價值,請在http://m.kasajewelry.com/cms/html/fyb/2019/detail.html?lectid=523238&r=0.12489718034803015

投“張靖笙”一票或送上鮮花,謝謝)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