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志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企業(yè)的壽命平均7-8年,中國中小企業(yè)壽命平均2.9年。這個時代管理者學習不可謂不努力,待遇不可謂不高。然而為何壽命越來越短?
所有問題的癥結在于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的核心。本末倒置的結果必然是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上下怨聲載道!
那么管理的核心是什么?管理誰?怎樣管?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90%以上管理者會說管理員工、資產、信息等等人財物、技術、訊息、時間等。所謂流行的諸多目標管理、財務管理、團隊管理、時間管理等等。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生產力。但是為何現實卻總是事與愿違?這就是當今管理者的普遍思維盲區(qū)——不知道有效管理的關鍵是首先管理好自己。
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管理者的著眼點首先放在外界。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是尋找外界的責任。卻極少反思自己和自己部門的問題所在。管理者相互推諉、抱怨、甚至敵對。所有的資源和能力被內耗,組織又如何良好的營運?
因此,學習型組織奠基人,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彼得·圣吉在他的享譽世界的著作《第五項修煉》中提到:
當我們(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職位,我們就無法看清自己的行動在超越職位邊界之外的影響。而當我們的行動所產生的影響反過來傷害到我們自己時,我們會錯誤的認為這些問題是外部所造成的。就好像被自己的影子追著,我們無法擺脫困擾。
這就是他稱其為的管理者“歸罪于外”的心態(tài)。
但是您聽說過這種企業(yè)嗎?讓彼得·德魯克學院眾多世界級管理專家為之驚嘆!
員工上下班無需打卡。
各部門無私配合,和諧融洽。
員工自愿交出電腦,幾位同事共用一臺,全心節(jié)省企業(yè)成本。
上下齊心,行政人員不計報酬,自覺加班投入生產一線
公司和廠區(qū)見不到半點垃圾紙屑,干凈整潔.
領導與員工如兄弟姐妹一般彼此關愛。
以利他精神,無私的幫助與貢獻社會。
員工在物質與精神領域共結豐碩成果。
企業(yè)與供應商及客戶良性互動,共同發(fā)展。
在這樣的企業(yè)內部,當前管理者面臨的所謂諸多難題:執(zhí)行、忠誠、團隊、合作、責任……變得不足為道。
讓這樣的企業(yè)生機勃勃的關鍵就是管理者首先從自身做起!他們意識到管理是根本無法根本解決忠誠度、責任感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解決的唯一知道就是管理者以身作則。而且是在堅持倫理道德的前提之下做到。
中華5000年文化中歷來的誠信、仁愛、厚道、本分、廉恥心等等道德觀,這些被當代大多數企業(yè)管理者普遍認為應該遵守的,但是卻在今天的商業(yè)“現實”中顯得蒼白無力的商道,卻在今天一次次的被更多企業(yè)證實仍舊是最最有效的!就連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先生也終其一生視其為圭臬!這難道不值得當今的管理者冷靜思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