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育兒交流群里,一位媽媽詢問兒子教育問題。熱心的咨詢師和心理學愛好者個個摩拳擦掌,紛紛獻言獻策,大家都認為這位媽媽的問題多于兒子的問題,運用各種專業(yè)技術試圖讓咨詢者認識到自己的責任,然而這位媽媽對大家的推論、指責和建議卻并不認可,當然也不可能采納建議。大家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期待能這位咨詢者能自我覺察。這位無助的母親勇敢地在眾目睽睽下剝開自己的傷口,沒想到醫(yī)生們不但沒有治好,有的還撒下了鹽,我猜想她的心情一定不比咨詢前輕松。
是什么原因讓一群專業(yè)人士不能有效地說服這位迷茫的家長。是大家集體判斷失誤沒找到真正的原因嗎?非也,孩子的問題首先是家長的問題,這是顯而易見的。是大家的技術還夠?qū)I(yè)嗎?事實上有幾位咨詢師朋友應用的行為認知療法相當熟練。那是這位媽媽太頑固不化嗎?我想想如果我是那位媽媽,被當眾指責不負責任時,我也會努力為自己辯解的。當我們自認為掌握了真理,試圖居高臨下地讓對方臣服于我的觀點時,其結果只有可能有兩種:一種是粉飾太平,對方迫于情面、權威而違心地接受,把不快藏在心里:另一種是魚死網(wǎng)破,唇槍舌戰(zhàn),誰也不服誰。
心理咨詢是一種高技術的溝通方式,當咨詢師們沉迷于各種技術的應用時,卻忘記了咨詢師的第一項技能“共情”,溝通要從“心”開始。當我們不被傾聽、理解,不被尊重與賞識,不被信任時,安全的溝通氛圍就被破壞,溝通失敗的風險就大。真正的溝通高手善于覺察自己和對方的情緒變化,當對方陷入沉默或語言暴力兩個不健康的對話模式時,繼續(xù)對話內(nèi)容是毫無意義的。只有對方接收到你真正關心他的利益和目標,你關心他的感受,他才會感到安全,開始按收你的訊息。任何試圖否定對方觀點、忽視對方感受的行為,不論你如何引經(jīng)據(jù)典,如何言之有理,都是徒勞無功。曉之以理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動之以情,這才是溝通成功的關鍵。
我很欣賞育兒群里一位咨詢師的總結,在那個媽媽在大家一輪輪的“群起攻之”下從反駁到沉默時他說“梅,今天大家都很關心你,這就是你今天參加討論的最大價值,而且,我們很感謝你的信任,為大家提供這么好的案例。如果你的兒子能真切感知道你和那么多無關的人在關心他,他一定會有所觸動的?!蔽蚁嘈拍俏粙寢尶吹竭@段文字時,內(nèi)心也會有所觸動的,因為他聽到了她對兒子的愛、他理解她的無助、他欣賞她的坦率,他是真正關心她的。他沒有試圖去“贏了”她,但他真正地“贏得"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