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分鐘分享內容摘要
為什么要打破知識詛咒(why?)
——三個方面
① 人一旦掌握了某種知識很難體會缺失者的感受
② 知識和經(jīng)驗的獲得不是累加的而是替代的
③ 更好的讓學員接受知識
如何打破知識詛咒?(HOW?)
——四種方式
① 舉例說明:常用于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通過舉例子的方式讓學員能夠生動形象的理解所講述的知識/概念。課前可以引發(fā)學員思考,課后可以檢驗學習成果。
② 形象比喻:根據(jù)事物間的相似點,通過把抽象的事物比作具體的事物,把深奧的道理比喻成淺顯的內容從而讓學員更好的理解知識授方法。
③ 分類比較:常用于兩個較相似的事物之間,通過把相似兩者的特征一一列出來以便于學員更好的理解知識的方法。
④ 用圖說話:“一圖勝千言”,通過使用與所講內容有關聯(lián)的圖片從而讓學員更好的理解知識的方法。
二、學員總結精選十篇(滿滿的干貨?。?
前言:今天收到的總結記錄是315條,以下是十條的精選,并不代表所有優(yōu)秀的總結,只能選擇一部分給到大家了! 今天有位朋友向邱老師說了57個“謝”字哦,為了100個字也是蠻拼的,哈哈!
總結精選一:夏瑞琴
僅僅局限在理論中:A、當一個知識點或概念做了形象比喻,會讓學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何作比喻,可以比喻成一個常見的物體,一種經(jīng)歷,一個體育活動或我們身邊可見的其他任何事物。B、舉例說明:常常聽到一些課程都是純理論或概念,通常讓人難以理解和不明白。那么我們如果通過舉例說明就通俗了,而且舉例說明可以運用在課程中的任何階段,前期運用可以讓通過案例激發(fā)思考和興趣,讓課程內容更好地結合學員的實際思考情況,也可以讓課程更加生動;中期運用可以針對內容和概念舉例說明,后期運用可以對內容進行練習并檢驗教學成果。C、運用相似的事物之間分類比較,能更好地幫助理解和消化。D、一圖勝千眼,在PPT或課室中用圖和掛圖,讓學員更好地理解內容。3、如果能在課程中很好地結合以上方法,相信我們的課程會讓學員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并讓課程更加生動。啟發(fā):在課程設計時應多運用各種方法,同時在來常應多觀察,多收集各方而的知識案例。經(jīng)便更好地運用到課程中。相說的話:在幾天的課程中,讓人腦洞大開,之前有很多想法都局限在一個點上,只是讓課程動起來,確不知道如何讓課程在生動的同時現(xiàn)加巾合學員的需求。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會有更多的意想不到。
總結精選二:梁玲
人們一旦獲得了某些知識和經(jīng)驗就很難體會沒有這種知識和經(jīng)驗的感覺,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認為一些很簡單的知識或經(jīng)驗別人卻很難理解。如駕校教練態(tài)度不好,辦事大廳的工作人員態(tài)度不好等,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覺得很簡單的知識或流程你卻不理解,這是他們受到了知識的詛咒。同樣培訓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覺得講的很簡單的知識學員卻理解不了,這也是培訓師受到了知識的詛咒。作為培訓師在課堂上不是你有多少實戰(zhàn)經(jīng)驗,而是你如何將你講的內容讓學員理解,就是要打破知識詛咒。那么如何打破知識詛咒呢?通常采用四種方法:舉例說明,形象比喻,分類比較,用圖說話。 首先是形象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據(jù)事物的相似點,把同一事物比做另一事物,把抽象的概念比喻成具體的事情,把深奧的問題比喻成淺顯的道理,讓學員更好理解你講的內容。通常采用的比喻方法是,比喻成常見物體,一種經(jīng)歷,一個體育活動等。第二是舉例說明,講完一個概念后舉一個例子。如果用概念解釋概念,用理論解釋理論,很難讓大家理解,因為是用復雜解釋復雜,這時就要舉例說明。我們通常所用的案例教學就是利用形象比喻和舉例說明,案例教學可以用在課前、課中、課后,課前可以激發(fā)大家思考和興趣,讓課堂內容更好結合大家的思考情況;課中可以通過舉例說明和形象比喻讓大家更好理解所講內容;后期可以練習所講內容,檢驗教學效果。 第三是分類比較,就是將類似的概念做比較,通過比較讓大家更好理解類似概念的不同和區(qū)別。如培訓和教育,通過培訓主體教育主體,培訓目的教育目的,培訓內容教育內容等的比較,更好理解它們的不同。比較會使學員更好理解教授內容的不同和區(qū)別,打破他們大腦中的知識隔閡,也打破我們講授者的知識詛咒。 第四是用圖說話,一圖勝千言,通過配圖更好理解所學知識。用ppt或在教室掛圖,幫助學員理解所學內容。 在課堂上費很大勁卻講不清,可能我們被知識詛咒了,學員對很簡單的知識卻理解不了,可能也被知識詛咒了。所以我們要用形象比喻、舉例說明、分類比較、用圖說話來打破知識的詛咒。
總結精選三:郭小輝
收獲:一是理解了什么是知識的詛咒,漸漸洞察到很多外在現(xiàn)象的內因,比如為什么駕校的老師都是兇巴巴的,為什么辦事大廳的很多人態(tài)度那么差。他們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工作,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已經(jīng)爛熟于心,所以體會不到尚未掌握相應知識的人的處境和感受。如果雙方都能設身處地,可能對彼此的寬容度就會更高一些。二是掌握了打破詛咒的四種方法。聽起來容易做起來的難,這些方法并不生僻,但是否可以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就需要不斷的練習了。
啟發(fā):實戰(zhàn)的老師不是他有多少實戰(zhàn)經(jīng)驗,而是如何讓學員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以,那些賣弄高深的理論派早已被時代拋棄。自己也要努力講出真東西,讓學員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應用計劃:努力將課程里的理論找出一個形象的比喻,并盡量多舉例子。同時,PPT的配圖一定要有效貼切,不能為圖而圖。
想說的話:邱老師的課妙語連珠,干貨十足,每一句話都耐心回味。我知道這是努力和整理的結果。向邱老師看齊。
總結精選四:佘楊楊
收獲:1. 打破知識魔咒,把自己放在學員的位置,即使是最簡單的道理也要通俗易懂地講明白。2.每個學員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一樣,作為培訓師應該注意觀察課堂上學員的反應,根據(jù)學員的接受程度來決定是否還需采用其他的方式來解釋某個理論。3.對于案例教學,不僅可以應用在開場,在課中,還可以應用在課后,用于練習和檢驗,千萬不要死板,要靈活運用。
啟發(fā):針對不同的知識點可能會有不同的形式來支撐對它的解釋,不能只準備一種,假如我們比喻了半天舉例了半天學員還是不懂,我們就要再用圖片教學視頻教學分類比較等其他形式,有備無患,確保學員能理解。
應用計劃:1.今后在準備課程的時候把頭腦清空,把自己當成“傻瓜”,給自己講,給小孩子講,給不同的人講,看是否可以聽懂。2.準備多種輔助教學方法,有備無患
想說的話:邱老師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講的很細,而且在講授的過程中就運用到了這些知識點,感謝邱老師!
總結精選五:仉曉磊
收獲:如何打破知識的詛咒——四種方法:1.舉例說明 2.形象比喻 3.分類比較 4. 用圖說話 案例——實驗者:1990年斯坦福大學博士生,伊麗莎白·牛頓
啟發(fā):在以往的培訓中我們往往在課堂上自己的思路清晰,PPT內容也很豐富,但是一堂課下來,講到最后學員卻并不能完全理解所講的內容,培訓師及學員會被知識所詛咒,尤其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培訓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就像敲打節(jié)奏一樣,往往我們費了很大的力氣而學員卻聽不明白,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可以更好的去幫助學員消化和理解所學的內容。
應用計劃:在今后的培訓中運用今天所學的四種方法,打比方——例如把深奧道理比作淺顯的內容,舉例說明,做比較——例如培訓與教育的區(qū)別,利用有價值的配圖切勿配用無用之圖等等,將講的內容讓學員更好的去理解
想說的話:對于今天邱偉老師的課程,受益匪淺,就像邱偉老師說的那樣人一旦獲得了某些知識和經(jīng)驗,就很難體會到?jīng)]有它的感覺,打破知識的詛咒,對我們今后的培訓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將學以致用,更好的去做好培訓!感謝邱偉老師今天的分享!
總結精選六:呂守玉
收獲:一、生活中的現(xiàn)象 1、我們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你騎著單車到朋友家,因為路不熟,你會感覺路很遠,用的時間很長,但如果你吃了一頓飯,喝了一杯茶,在返程的路上,因為路已經(jīng)熟悉了,可能感覺路很近,用時很短 2、牛頓曾做過一個實驗,一個人有節(jié)奏地敲打桌子,而這個節(jié)奏是一首曲子,另一個人是聽差者,聽敲打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曲子,在敲打桌子前,那個敲打的人先猜想聽差者會聽出多少首曲子,他的猜想是一半以上,而實際上呢,敲打者敲打了120首曲子,聽差者只聽出了3首,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這就是知識的詛咒,我們常說的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從這個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獲得知識經(jīng)驗不是知識的累加而是替化 3、培訓對于培訓者而言就像敲打桌子者,而學員就是聽差者 4、我們經(jīng)常有這樣的體驗:學開車時那個教練兇巴巴的,辦事時那個辦事員態(tài)度很不好,實際他們都進入了知識的詛咒 二、打破知識 的詛咒 1、形像比喻:將抽象的比喻成具體的,深奧的比喻成淺顯的,不熟悉的比喻成熟悉的,我們講引導師時,把引導師比喻成助產(chǎn)師,導游 2、舉例說明:用概念說明概念,理論說明理論是很難讓人理解的,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我們在講創(chuàng)新思維時,有漸進式的創(chuàng)新,有突破式的創(chuàng)新,那么什么是漸進式的創(chuàng)新?就像自行車改成山地車,具備了越野功能。突破式創(chuàng)新呢?自行車改成電動車 3、分類比較。概念類似的做比較,幫助理解消化,如講團隊建設時,我們可以把團隊與團體,團隊與群體做比較,比較的方法有沒有目標,有沒有組織,有沒有領導4、用圖說話,一圖勝千言,視覺思維,用圖幫助理解內容。在講授一個知識點時看一下,能否有形象的比喻?能不能用舉例說明?舉例說明一個觀點?概念可以用比較法,一個流程,可以用一張圖。(內容好全?。?
總結精選七:段雅娟
收獲:我們學習知識不是累加的,而是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會丟棄一些知識/ 講的人覺得很好理解,但是學的人卻覺得有困難/ 4種教學方法方法,形象比喻,舉例說明,分類比較,用圖說話。
啟發(fā):舉例說明要舉符合學員思維,便于學員理解的例子,抽象內容不能再舉抽象的例子,而要舉形象,便于理解的例子。
應用計劃:在今后的分享培訓中多應用舉例說明,多舉通俗易懂的案例
想說的話:感謝邱老師讓我意識到知識的詛咒,今后面對輔導對象時要有耐心,不要讓自己被詛咒。(好可怕,培訓師是高危職業(yè)啊)
總結精選八:王志坤
收獲:1. 知識的詛咒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體現(xiàn),邱老師說的如何破詛咒的方法,也適合于我們日常生活,例如和孩子的溝通,和同事的溝通 2. 印象很深的是 知識和經(jīng)驗的活的是替代性的,而不是累加,這個以前都沒有體會,一直認為是累加,一定要提醒自己這一點,對別人還沒有到達替代過過程的階段一定要包容,還要多理解 3. 四種方法可以穿插利用,方便學員更好的理解培訓內容。
啟發(fā):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去看看那些地方自己受了詛咒,是不是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了不便或者不舒服的地方,進而去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
應用計劃:找到自己受到知識詛咒的地方,然后下次再這些點出現(xiàn)沖突的時候,嘗試用四種方式看看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和溝通方式。(舉一反三,好棒?。?
想說的話:雖然我不是培訓師,雖然只上了四天課,但是感覺收獲特別多,邱老師太棒了!
總結精選九:顧燕萍
收獲:1、通過生活中陌生線路開車的經(jīng)歷和牛頓的敲打節(jié)奏者和聽猜者的心理實驗,延伸出人一旦在獲得某一知識和經(jīng)驗,很難體會沒有它的感覺,說明知識和經(jīng)驗的獲得不一定是累加的,而是可以替代的,獲得一些知識和經(jīng)驗的同時,也是在不斷的丟棄一些東西,從而闡述了知識詛咒的現(xiàn)象的原由。2、介紹了打破知識詛咒的四種方法。通過形象比喻,把同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事物比作具體事物,把深奧內容比作淺顯的內容,讓學員更好的理解課堂內容;通過舉例說明,解釋概念、理論和復雜事件,促進學員知識點的掌握;通過分類比較把比較類似的內容進行了區(qū)分;通過用圖說話,幫助學員理解課堂授課內容。 3、這四種方式在課堂中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綜合使用。
啟發(fā):實戰(zhàn)型的培訓師不僅僅是有實戰(zhàn)的授課經(jīng)驗,更多的是授課的內容能讓學員有很好的理解,保證課程的有效性。
應用計劃:在課程開發(fā)中會在每個環(huán)節(jié)和階段綜合運用比喻、舉例、分類比較、用圖等方法去打破知識的詛咒。
想說的話:感謝邱老師的授課,聽課會改進課程開發(fā),進行實戰(zhàn)運用,同時也感謝班主任雷老師的組織。
總結精選十:陸方
今天學習的是如何打破知識的詛咒,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標題,很新穎,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今天收獲的三點是:首先對于舉例說明很有感觸,我們在課堂用了很多例子來講解相關內容,但聽了邱老師的課,感覺很多例子沒有到位,有點牽強,在形象比喻上也要更貼切授課內容,其次對于分類比較,還是需要自身多看書多吸收各種營養(yǎng),在分類比較時做更簡單易懂的介紹,最后用圖說話,以前只是感覺給小孩子才用看圖說話,現(xiàn)在發(fā)覺,有些復雜或需意會的內容用圖來解釋,真正可以做到一圖勝千言!
在后續(xù)培訓中,從每一天學到的內容里運用相關知識去授課,肯定氛圍好,互動好,接受好!在做授課PPT時找尋與課程內容貼切的相關圖片,來更好的詮釋課程內容!感謝邱老師那天給我們帶來精彩又新鮮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