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之魅——經理人角色定位的思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含義就是君要像一個君的樣子,臣要像一個臣的樣子,社會才能正常有序。管理者定位理論認為,只有委托人(上級)像一個委托人的樣子,代理人(下級)像一個代理人的樣子,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企業(yè)才能搞好。
然而,一些企業(yè)中,委托人(上級)不像一個委托人(上級)的樣子,代理人(下級)也不像一個代理人(下級)的樣子,管理者的角色出現(xiàn)各種錯位、缺位的現(xiàn)象:
作為代理人的管理者,如總裁、副總裁、部門經理等等,理論上應當是其委托人如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等等的代理人(下級),可是,在現(xiàn)實中,他們卻常常出現(xiàn)以下角色問題:錯位成“民意代表”,以民意代表自居,與委托人斗;向上錯位。整天為委托人殫精竭慮,自己本職工作卻一塌糊涂;錯位成“領主”,搞“獨立王國”;錯位成“自然人”。分不清職務行為與個人行為。
作為委托人的管理者,如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等等,理論上應當是其代理人如總裁、副總裁、部門經理的委托人(上級),可是,在現(xiàn)實中,他們卻往往出現(xiàn)以下角色問題:錯位成“主子”(官)。高高在上,唯我獨尊;角色個性化。朝令夕改、隨意性、情緒化;向下錯位。事必躬親、大包大攬;錯位成“老好人”。好好先生,原則不堅持,遇事無態(tài)度;角色重疊。委托人與代理人的角色交織重疊,內耗不斷;副職的角色。副職難當;多頭領導。委托人多、隨意、交織,代理人無所適從;角色缺位。高管一大堆,遇事無人管;對誰負責搞不清。屁股往哪兒坐,角色往哪兒扮?誰說了算?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的角色沖突。
從現(xiàn)代管理的角度,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國內的管理學界和培訓界通常引用貝爾賓的團隊角色理論,或者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論來分析和解決,這樣做是錯誤的。
1937年,科斯在《企業(yè)的性質》中提出,企業(yè)為什么會存在?他的回答是:交易費用。如果管理成本低于市場交易成本,則企業(yè)主就會委托代理人代替市場價格機制,這就形成了委托-代理關系。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在企業(yè)中形成了股東-董事-董事長-總裁-副總裁-部門經理-基層經理-員工等等,復雜而漫長的委托-代理鏈。由于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存在著三個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目標不對稱、責任不對稱,代理人不會自動實現(xiàn)委托人目標。委托-代理理論認為,委托人可以通過設計出參與約束和激勵相容的契約,解決這些問題。 管理者定位理論認為,僅僅設計出好的委托-代理契約是不夠的,由于委托-代理契約是不完全契約,無法窮盡和約定雙方所有行為,在整個經營管理過程中,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可能漂移雙方的契約角色,從而使某一方或雙方受損。顯然,在企業(yè)中,有兩種不同角色的管理者,一種管理者的角色是委托人,也叫上級,如董事長委托總裁、總裁委托副總裁、副總裁委托部門經理,這里,董事長、總裁、副總裁分別是被委托人的上級;另一種管理者的角色是代理人,也叫下級,如董事長是董事會的代理人、總裁是董事長的代理人、副總裁是總裁的代理人、部門經理是副總裁的代理人,前者是后者的下級。有的人既是委托人又是代理人,或是說既是上級又是下級,如總裁,對于董事長來說是代理人(下級),但是對于副總裁來說又是委托人(上級)。這兩類管理者——即作為委托人的管理者(上級)與作為代理人的管理者(下級),角色定位是不同的。委托人(上級)做決策,代理人(下級)做執(zhí)行,如董事長做決策,總裁做執(zhí)行。有的管理者如總裁作為董事長的代理人,角色是做執(zhí)行,但是在副總裁等代理人那里,又要做決策。顯然,整個管理活動過程中,作為委托人的管理者(上級)和作為代理人的管理者(下級)都應當在角色上做到“四位”——定位、到位、不越位、補位,各歸其位、各行其道、各守本分,作為委托人的管理者(上級)履行自己委托人(上級)的角色,作為代理人的管理者(下級)履行自己代理人(下級)的角色,雙方效用函數才可能同時最大化。
從委托-代理理論出發(fā)的管理者定位理論,可以很好地分析和解決中國企業(yè)中存在的經理人角度定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