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年代中,人們進行了很多關于領導模式的研究。許多有價值的理論對領導的不同觀點做了探討和講解。這些理論對于管理者學習是很有價值的信息,因為面臨問題時,要使用恰當?shù)男袨槟J絹砹糇∪瞬拧?/span>
對于那些有興趣獲得這一論題的詳細知識的人來說,你所在地區(qū)的圖書館是很好的信息來源。有關管理和領導的教科書對于不同的理論及其應用做了很好的解釋,學院和大學的圖書館也是很好的信息來源。
人們通常較熟悉的理論有保羅·赫西(Paul Hersey)和肯尼斯·布萊恩查德(Kenneth Blanchard)共同提出的情景領導模型,羅勃特·布萊克(RobertBlake)和簡·穆頓(JaneMouton)共同提出的管理方格圖,及道格拉斯·麥戈雷格(DouglasMcGregor)提出的“X理論”和“Y理論”等。
每種理論都各自闡述了領導者在對“任務”或“指揮行為”的重視程度相對于“人”和“支持行為”的不同重視程度下的表現(xiàn),每種理論都描述了不同的領導模式。當然,在追求某一領導模式時,必然有其積極和消極的結(jié)果,對領導模式的選擇取決于你的看法。
當前普遍強調(diào)的一點仍是要對員工保持靈活和敏感。領導作風必須個性化,你對團隊中某個人采用的方法對別人可能效果不大。作為領導,你所面臨的挑戰(zhàn)就是要為每個員工提供恰當?shù)念I導作風,使得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隊及整個組織都能竭盡所能地工作。
這一點做起來并不容易,尤其對那些沒有經(jīng)過領導藝術訓練的人來說就更不容易。這是一個培訓和開發(fā)管理者的重要領域。在90年代及其以遠的年代里,要想成為能留住人才并使每個人都竭盡所能的、有效的管理者,各類組織、各種層次的管理者必須學會如何去領導。
主管在操作層領導團隊成員。他們首先應掌握技術技能,能夠回答來自下屬的問題。其次,他們必須對員工及如何與員工相處有深刻的理解。主管是通過別人來完成工作的,因此兩者間的關系必須是積極的,能夠促進工作效率。
中層管理者也需要良好的人際技能,但對他們的工作表現(xiàn)要傾向于概念導向而不是技術導向。這一層次的人員應當更關注各種資源的配置來完成組織的目標和目的。建立程序和體系、解釋政策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組織的高層管理者必須有更強的技術技能和概念技能,他們工作的著眼點必須放在如下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審核及制定長期計劃等。人際技能仍有其重要性,因為大部分的高層管理人員涉及很多人際交流問題。
人們希望勝任其工作,希望自己的組織出類拔萃。為使這種情況成為現(xiàn)實,整個管理隊伍必須保持領導的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我們不能再去指責工人方面,問題是出在管理方面。
取得更大成就的機會取決于管理方面。如果作為領導的管理者在他們經(jīng)營的組織中表現(xiàn)得好,非管理人員將樂于追隨他們。如果員工被理解、賞識并受到合適的待遇,許多人才將樂于長期留在團隊中。
滿意感和高效率、穩(wěn)定的成果來自于你和團隊中不同成員的工作方式,要運用正確的領導技巧來完成任務。
注:部分內(nèi)容摘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