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步步為贏精英訓練”
某“同學”有次需要寫一篇重要的文,請一個朋友提意見。我相信那天它自己的態(tài)度是謙虛的,他每指出一點,都 “你說得太對了” “你這想法太棒了”地恭維著。可畢竟它對這篇文深思熟慮過,所以緊跟著一個“但是”,就開始大談自己為何這么寫。結果朋友拂袖而去,甩下一句話:“你有那么多‘但是’,其實一處都不想改,還來問我干嘛?!”
故事或許是虛構的,但道理是深刻的,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影子。
留心自己口中和耳中的“但是”,大抵三種類型:
? 1“吐血數(shù)升,但是出師未捷”的苦逼。比如,你對主管說“加班到半夜,但是做不完啊”,然后主管對老板說“我已經(jīng)催了他好幾次了,但是他不做啊”……
? 2“你很牛X,但是美玉微瑕”的苦心。比如你媽對你說“你很聰明,但是太懶了”;主管對你說“你做的不錯,但是還有些地方要改進”;閨蜜對你說 “你穿衣服越來越好看了,但是,如果再瘦一點就更好了”……
? 3“你說的對,但是我的更對”的苦衷。前文的所為,就是典型的例子。
總而言之,“但是”句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前面說的都是屁話,“但是”之后的才是真話。只是因為那些真話多半讓人不受用,所以我們裝飾了各種柔情萬種的前綴,就像手術前的麻醉——其實不過是加了美圖效果的推諉、指責和自以為是。
問題在于,你我都是歷經(jīng)千萬個“但是”洗禮的老鳥,潛意識里不僅有了抗藥性,還有了過敏反應,等著對方的“但是”就像等著“一大波僵尸即將來襲”的警報。因此“但是”不僅沒有了你自以為的緩沖功能,還讓前面你處心積慮的鋪墊變得虛偽,讓后面你直抒胸臆的表達變得尖酸。
你評價某人“工作效率高,但是個性隨便”,給人感覺更像是批評;而改為“個性隨便,但是工作效率高”,則像是一種賞識。又比如 “一個女大學生晚上去夜總會陪酒”,那是東京熱的劇情走向;但如果改為“一個夜總會小姐白天堅持去大學聽課”,那就分分鐘變中國好聲音學員。
同理,前文的例子中,“加班到半夜,但是做不完啊”改為“還沒做完,但是我昨晚已經(jīng)連夜加班了”,“你做的不錯,但是還有些地方要改進”改為“還有些地方要改進,但你已經(jīng)做的不錯了”,是不是就有了負轉(zhuǎn)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