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墻)
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辯,
在離開前,我想問,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
在帶著痛苦和恐懼質問前,
在我用言語筑起心靈之墻前,
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
它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
在我說與聽的時候,
請讓愛的光芒照耀我。
那些話對我如此重要,
如果言語無法傳達我的心聲,
請你幫我獲得自由好嗎?
如果你認定我不在乎你,
請透過我的言語,
傾聽我們共有的情感。
——魯思·貝本梅爾(RuthBebermeyer)
聽到批評時,我們一般會申辯、退縮或反擊。然而,一旦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和需要,而不反駁他人,我們便能發(fā)現(xiàn)內心的柔情,對自己和他人產(chǎn)生全新的體會。通過強調傾聽——傾聽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溝通培育彼此的尊重、關注與愛,使人樂于互助。
運用非暴力溝通聆聽彼此心靈深處的需要,我們將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際關系。
當我們真誠助人時,我們豐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滿足。我們的行為,是出于由衷的喜悅。這樣的給予讓施者和受者同時受益。由于施者的給予既不是出于恐懼、內疚和羞愧,也不是為了得到什么;受者獲得饋贈,卻不會有心理負擔。與此同時,施者會因自己行為的價值更加欣賞自己。
首先,留意發(fā)生的事情(即觀察)。我們此刻觀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覺(即我的感受如何),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然后說出哪些需要(或價值、愿望等)導致那樣的感受。比如:一位母親可能對她處于青春期的兒子說:“費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只臟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只,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接著,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我的請求是什么):“你是否愿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這一要素明確告訴他人,我們期待他采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