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在家里到處亂丟亂放,弄得房間里總是亂七八糟。父母看著就心煩意亂,孩子又不肯動手整理,父母只能自己跟在孩子屁股后邊收拾。本以為孩子上了學就會好一些,可是父母們常常郁悶地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校尚且能裝一裝,可是一旦回到家,作業(yè)和書本還是會扔得到處都是;自己的臥室更是亂七八糟,被子胡亂揉作一團,地上滿是零食和書本“炸彈”,未喝完的飲料灑在了書桌上……
整理房間,看似一件小事,強迫孩子收拾整理會使孩子對做家務(wù)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以下推薦合作的方式引導孩子整理房間。
家長可以利用積分合作的方法,每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wù)時,就給予孩子一定的積分,這些積分都對應(yīng)一定的獎勵。要注意的是,這種獎勵要盡可能不是物質(zhì)的,而是一些孩子喜歡做的事情。比如把床鋪整理干凈可以得到2個積分,而看動畫片20分鐘需要8個積分;把寫字臺上收拾得井井有條可以得到1個積分,而去自己喜歡的餐廳大快朵頤需要20個積分。
給積分可以算做一種即時獎勵,同理,家長也可以給即時懲罰,不論是懲罰和獎勵,都是為了驅(qū)動孩子形成整潔的習慣。當然,懲罰主要針對小學以上的孩子,如果是三、四歲的孩子,懲罰和獎勵都不會百分之百地起作用,因為這么大的孩子恐怕還沒有弄明白什么叫收拾。
家長也可以邀請孩子的異性好朋友來家里參觀。對于已經(jīng)上了小學的孩子們來說,比起同性朋友,他們更在意異性朋友對自己的看法。比如,經(jīng)常邀請附近的異性同學和其家人來家中做客,在做客之前就告知孩子,有可能會參觀他的房間。這樣孩子為了給異性同學留個好印象,就不得不主動整理房間。父母也可以趁此機會告訴孩子一些整理術(shù),使他又好又快地整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