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祥,殷祥講師,殷祥聯系方式,殷祥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中基層管理技能提升,團隊建設等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殷祥:商性的蛻變:從商人到企業(yè)家
2016-01-20 41642
商性的蛻變:從商人到企業(yè)家 1、商人的由來 從商多年很多人都說自己是給逼出來的,確實如此商人的由來也確實是給逼出來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商人這個稱謂的由來。 生意人被稱為“商人”在我國由來已久了,商人在當今的社會經濟領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得從商朝說起。商朝的商業(yè)十分繁榮,以肉食品為例,從黃牛的養(yǎng)殖、販運、屠宰、加工到銷售的全過程,在商代時已經形成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yè)。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商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進步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fā)展,出現了許多牽著牛車和乘船從事長途販運的商賈。到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現了專門從事各種交易的商販,姜子牙就曾在朝歌以宰牛為業(yè),又曾在孟津賣飯。武王伐紂滅了商朝后,由于歷史的原因,商朝的遺民又成了從事買賣業(yè)的主體。 史載,西周初期,周成王年幼,管、蔡二叔(武王之弟)與紂王之子武庚聯兵反叛。周公東征平叛后,將洛陽建為軍事要塞,稱為“成周”?!俺芍芗瘸?,遷殷頑民?!币蟪z民被迫集中到洛陽,周朝人叫他們?yōu)轭B民,經常被召集訓話,不許亂說亂動,過著被監(jiān)視的生活。雖然殷朝遺民已經成為周朝人民的一部分,但是被另眼看待。他們既無政治權利,又失去了土地,怎么過日子呢?只好東奔西跑做買賣。買賣這一行周朝的貴族是不會做的,當時的庶民要種地不能做買賣,而商品買賣又為社會所需要,久而久之,買賣商品的商業(yè)成為殷朝遺民的主要行業(yè)了。人們便有了這樣的看法:商朝人以及商朝遺民就是做買賣的人。后來,人們簡稱商朝人為“商人”,隨著民族融合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周朝的少數貴族也開始做買賣了,這樣,商人漸漸地就失去了“頑民”的貶義,成為從事商品買賣的職業(yè)專稱了。商人這一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由此看來,商人在形成之初便是一個被逼出來的群體,如今作為市場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這一群體,以往稱之為個體戶、如今的浙商發(fā)家之初有些人還曾挑著貨擔到處叫賣,現在做大了許多人被稱之為富翁;再有一些企業(yè)上了一定規(guī)模的、上了市的老板會被稱之為企業(yè)家。 2、商人不同于企業(yè)家 雖然說商人和企業(yè)家目標一致,都是為了賺錢,使利潤最大化,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但二者也存在著很大差異?!吧倘似蛴谏虡I(yè)流通服務領域,也就是貿易,起中間商的橋梁作用,而企業(yè)家偏向于生產制造企業(yè)領域,生產出市場需要的商品,換取相應利潤?!薄吧倘俗钭⒅氐氖琴嶅X,有利潤的就做,不賺錢的就不做,賠本的生意更是不會做。企業(yè)家則更固執(zhí)些或追求更執(zhí)著些,投入的廠房、設備資金比較大,行業(yè)比較穩(wěn)定,產品壽命周期比較長,不管遇到什么大風大浪,也要頂住,行情有高有低,不會打不過就跑。”“商人沒有發(fā)展企業(yè)、管理企業(yè)的長遠規(guī)劃,而企業(yè)家進行人性化管理,將企業(yè)精神無限放大至發(fā)揮其最大價值,帶動企業(yè)前進?!薄吧倘烁鼉A向于近期利益,短視,考慮一城一池、一朝一夕的得失,考慮目前多于將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什么賺錢做什么,一切以賺錢為導向,考慮交易量的多,考慮產品品牌的少,廣告促銷一切以銷售量為中心。企業(yè)家則更傾向于長期利益,對企業(yè)品牌、產品品牌比較看重,維護企業(yè)聲譽、產品品質,目標打造“百年老店”,提升企業(yè)形象、品牌形象。” 廣東非常小器有限公司的梁伯強先生曾經說過:企業(yè)家精神應該是畫家、文學家、音樂家的精神,不離開這個行業(yè),決心把這個行業(yè)做精,做透,做成一個流派,引領潮流。而且要有自己獨到的一方面,以其獨到之處影響一方人,那才叫“家”,那跟畫家、文學家、音樂家的道理是一樣的。中國目前正處在變革之中,很多企業(yè)做到一定程度,就開始擴散投資,大多數還是以商人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很少有企業(yè)家精神。他們一旦有錢了,就資本運作,去投資,而不是真正去管企業(yè),做企業(yè)了。 3、企業(yè)家的煉成 (1)富、貴、雅的境界 小平同志的放貓政策,讓許多敢于拼搏的人得到了受益;作為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老板,有些人是腰包鼓了,但精神卻墮落了,他們只能停留在這個結點上,很難再有突破了。我們不能要求這樣的老板們有多么高的素質和品位,畢竟能成為“家”的人很少。人都有對比的心理,老板們也不例外。從比富到比貴再到比雅,這可以說也是商性的一種轉變吧,老板們也慢慢的開始了從物質的滿足轉向精神追求的升華。 從萬科王石先生的登山運動,到萬通馮侖先生的千里走單騎,再到SOHO中國潘石屹先生的獨自旅行,離開公司一段時間,離開家庭一段時間,離開周圍社會一段時間出去走一走,提煉提煉自己的思想,讓心靈去旅行。這些都是中國成功的企業(yè)家,這是中國老板“雅”的一個里程碑,是中國企業(yè)家“進化”質的飛躍,他們在追尋一種真我的境界。千萬不要出現一窩蜂的現象,一窩蜂登山,一窩蜂打高爾夫,一窩蜂EMBA,一窩蜂墻上掛藝術品……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就行,值得指出的是,有些老板并不是因為愛好或需求,而是因為模仿和炫耀。 (2)成為一名布道者 成功的人將他們成功的經驗與經歷的挫折與人分享,這便有了我們后人所學習的素材,給了后人以鼓勵與方法,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與功德的事情。從近年來頻繁出現在講壇上的成功企業(yè)家們來看,他們從自身的摸索當中成熟了起來,他們開始了著書立作,這并不是教授學者才有的特權,有時他們的經歷更具有說服力,或許他們并沒有很高的學歷,但他們能把自己的經歷與走過的路及自己對商業(yè)的認知、價值觀通過更好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可以學習了解,他們的內心境界已經在開始升華。這些過來人他們具備了教導后來之人的條件,通過他們的演講與書籍可以直接幫助到許多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人,給了他們更多的指引與啟發(fā),這些內容更為實在確實可以讓我們收獲良多。每一個老板都是有故事的人,從這些年的顧問生涯中我了解到了很多,而在這些老板的身上、從他們經歷的一些事中每每都能悟出一些道理。他們在演繹了一個這樣的過程:知道—做到—悟到—傳道。 (1)企業(yè)家的社會責任 企業(yè)家的社會責任,我們并不陌生,已成為時下越來越受關注的話題。中國企業(yè)家調查系統(tǒng)曾經公布的一項企業(yè)經營者問卷調查結果表明,95.8%的被調查者對優(yōu)秀企業(yè)家一定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表示認同,在對4586位企業(yè)經營者的問卷調查中,只有3.7%的人不同意這一說法。這一數據也說明,就企業(yè)家群體本身來說也越來越關注企業(yè)家的社會責任。對社會負責,受公眾尊重,已成為許多先進的企業(yè)家的追求目標。只有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企業(yè)和企業(yè)家的存在才有更高意義上的價值。企業(yè)家的社會責任,并不是捐款那么簡單,不要把社會責任和捐贈劃等號,盡管其中可能包括捐贈。企業(yè)家的社會責任不是施舍、不是作秀,而是一種對自己本身的尊重,對自己一撇一捺本質的回歸。 再看2008年萬科“捐款門”事件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當天,萬科集團總部捐款200萬元。網民認為萬科捐200萬太少。200萬只相當于萬科去年凈利潤的萬分之四。  5月15日,王石在博客中回應:“中國是個災害頻發(fā)的國家,賑災慈善活動是個常態(tài),企業(yè)的捐贈活動應該可持續(xù),而不應成為負擔。萬科對集團內部慈善的募捐活動有條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員工的捐款以10元為限。其意就是不要讓慈善成為負擔?!蓖跏痛说玫搅藘蓚€新名字“王十”、“王十塊”。甚至有網友調侃地說:“做人不能太王石”?! ?月21日,王石通過媒體向網民道歉,同時發(fā)布公告稱,董事會批準公司在未來3-5年內支出1億元參與四川地震災區(qū)的臨時安置、災后恢復與重建工作,并以綿竹市遵道鎮(zhèn)為重點。網民認為王石選擇遵道鎮(zhèn)是因為那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重建只是為商業(yè)目的而遮人耳目?! ?月24日,萬科不得不再次發(fā)布關于地震后捐款情況的說明:公司參與四川地震災區(qū)的臨時安置、災后恢復與重建工作,為完全無償的純公益性質。6月5日,萬科2008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深圳萬科建筑研究中心召開,此次大會的唯一主題就是審議涉及1億元的《關于參與四川地震災區(qū)災后安置及恢復重建工作的議案》,最終該議案以99.8%高票通過。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會上,對自己在汶川地震萬科首輪捐款后的言論,向全體股東無條件道歉,不做任何辯解。  其實王石并沒有錯,只是忽略了公眾與輿論的強烈反應,因為在第一時間對地震災區(qū)救災捐款表述有問題,引發(fā)了社會輿論的極大不滿,內地著名的地產建筑商、萬科地產董事長王石辛辛苦苦建立的個人信譽幾乎一夜之間就破產了,為此,王石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為了挽回損失,彌補遺憾,王石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王石本人及萬科集團該捐多少都不是主要問題,即使有人質疑,也無需過多的批評。量力而行,才是上策。超過企業(yè)的承受能力,捐出錢去了,影響企業(yè)生存,對社會也是不利的。 古語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看來就企業(yè)公眾形象而言也是如此;無論對于自己的員工,消費者,社會弱勢群體,還是對環(huán)境保護、資源節(jié)約等,我們都需要有一種整體的考慮和強烈的責任感。企業(yè)家要樹德,有德才有得。有些財大氣粗的企業(yè),漠視甚至逃避社會責任,有的企業(yè)搞個慶典,一擲千金,出手闊綽。為請幾個明星,不惜耗資數百萬,為了不丟面子,一桌飯動輒上萬。但在社會幫扶這些愛心工程面前,這些企業(yè)卻開始小家子氣了,成了“鐵公雞”。這樣的老板,即使再怎么富有,也難以得到公眾和輿論的尊重。 聯合運通控股公司的董事長張樹新也曾經說過“我們對整個社會新思潮的引領,能否變成一種社會責任和使命?希望再過20年,我們這些人不只是因為有財富而被人懷念,而是因為我們的精神風貌和對社會的影響力?!?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