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安靜,大家聽我說,這次考題和前兩次一樣,都是公司的安排。公司怎么安排,我們就怎么執(zhí)行,如有誰覺得這種考核辦法不合理你可以放下試卷,可以隨時離開會議室?!?/div>
這次答題更省事兒,小唐和絕大部分應聘者一樣,根本用不著看考題,“刷刷刷”就直接把前兩次的答案給搬上去。不到半個鐘頭,整個會議室都空了。只有那位叫小米的考生仍托腮拍腦,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時而修改,時而補充,直到收卷鈴響才把答卷交了上去。
考核結果一出來,小唐心喜的舒了口氣,她仍以99分的成績排在第一。不過這次沒有獨占鰲頭??忌∶走@次也以99分的好成績和她并列第一。但小唐一點也不擔心被她擠下來。
第四天錄用榜一公布,小唐傻眼了:上面只有小米的名字,她落選了。朋友當時就找到總經(jīng)理辦公室,理直氣壯地質問他:“我三次都考了99分,為什么不錄用我,而錄用了前兩次考分都低于我的考生呢?你們這種考核公平嗎?”
“小唐,我們的確很注重考分。但我們公司并沒向外許諾,誰考了最高分錄用誰??挤值母叩蛯ξ覀儊碚f只是錄用職員的依據(jù),并非最終結果。你次次都考了最高分,可惜你每次的答案都一樣,一成未變。如果我們公司也像你答題一樣,總用同一種思維模式去經(jīng)營,能擺脫被淘汰的命運嗎?我們需要的職員不單單要有才華,他更應該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善于發(fā)現(xiàn)錯漏的人才能有進步,職員有進步公司才能有發(fā)展。我們公司之所以分三次用同一張試卷對你們進行考核,不僅僅是考你們的知識,也在考你們的反思能力。這次你未能被錄用,我實在抱歉?!?/div>
小唐啞口無言,臉有愧色地退出了總經(jīng)理的辦公室。
小處見大,故事的延伸意義
一,
我們的失敗和成功來源于兩個東西,一個是剛剛流逝的過去,一個是接踵而至的未來,但不是現(xiàn)在,因為我們沒有現(xiàn)在。過去決定了你的能力和習慣,未來決定了你的方向和成就。
我們會依賴于熟悉的經(jīng)驗、過往的習慣,因為那會給人帶來安全感,輕車熟路的就手到擒來,大部分時候是不用費什么力氣的。
正是因為這種慵懶的熟絡感,讓我們陶醉在沒有長進的成績或成就中,洋洋自得,時時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正如故事中的小唐一樣,相信她在那樣的時候,應該是有著“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味道,其實,那是因為周圍都是平地的緣故,造成了錯誤的視覺;更不用說沒有看到小米的不斷反思和進步。
二,
很多次跟企業(yè)做咨詢的時候都發(fā)現(xiàn),作為行業(yè)里的領頭羊和領導者,對競爭對手和市場竟然沒有一點敏感度,幾乎所有的員工談起某某某競爭對手或同行,都顯得不屑一顧,“那誰誰誰我們一點都不認為他們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諸如此類的話,聽到的太多。這到底一種信心還是一種過分膨脹的狂妄?那句話怎么說的——若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無論是在現(xiàn)在的職場中,還是在當今的企業(yè)里,有很多狂妄的人或狂妄的企業(yè),沒有看到商業(yè)環(huán)境的變化、游戲規(guī)則的變化,不知道新的格局即將到來。
三,
曾經(jīng)碰到多這樣一個被評為創(chuàng)新50強企業(yè),他們的中高層管理者,大部分是空降自國內外知名企業(yè)總監(jiān)級以上的優(yōu)秀人才,套用一句俗話,叫做“因為牛所以牛”,因為出身不凡,所以特別自恃,不服管理。當時,在培訓課堂上,問了他們一句:什么叫工作經(jīng)驗?(有些配合企業(yè)敲打一下這些管理者的隱因。)
大家回答了很多,更有甚者談到了工作經(jīng)驗的評價標準。接了他的話,就問什么叫真正的工作經(jīng)驗?不等回答直接喊道——只有解決過最糟糕情況下的問題才能叫具有工作經(jīng)驗。
是的,只有經(jīng)歷過最糟糕的問題,并且完美的解決之,這,才叫真正的工作經(jīng)驗。說完后,大家都是一震,然后就一些最基礎的價值、意義、觀點、文化、制度,從最本源的層面,一起開始反思。從課程內持續(xù)到課程外,直到改善了管理關系。這是一個懂得通過反思來完善自我的團隊。
結合開篇故事,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小米也是很優(yōu)秀的人才,第二名呀,不差的。但是比小唐更優(yōu)秀的是,她懂得通過反思研究來實現(xiàn)自我超越。這是優(yōu)秀與卓越之間的差距。
四,
如果地形永遠不變,高山永遠是高山,洼地永遠是洼地,那也就罷了。
只是商業(yè)競爭與地質變化以千萬年計算所不同,商業(yè)上變化的發(fā)生是以幾年甚至幾個月計算。不可預料的時代早就到來了,隨時都會有地震發(fā)生,它能迅速將洼地升起,同時也能將山峰沉入水底。
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企業(yè)、組織來說,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因素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我們需要前所未有的冷靜、客觀,需要查漏補缺,需要快速思考和行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借助反思這把刮骨鋼刀來剜去隱患,進而鍛煉健康的體魄,獲得探詢未來的力量。
這也是前面故事帶給我們的另外一個參考原則:我們無法掌握未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反思來確定通往未來的軌道,獲取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