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8日《關(guān)心下一代周報》一版頭條報道了17歲農(nóng)村少年張斯振帶著母親去上學的感人事跡。
“一個年僅十七歲的農(nóng)村男孩,面對父親去世、哥哥一走數(shù)年杳無音信的悲慘境遇,獨自挑起家庭重擔,矢志不渝的求學精神讓他毅然用平板車拖著癱瘓的母親,因為高昂的學費放棄重點高中,來到青口四中。這其間隱藏的辛酸和痛苦只有張斯振一人默默咀嚼……”
當我在思想品德課上用低沉、緩慢的語調(diào)給同學們講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時,教室里鴉雀無聲,不少同學眼中含著淚水,他們?yōu)閺埶拐竦慕?jīng)歷感動,他們被張斯振的頑強震驚。
讀完故事后,欣喜于學生為之動容,于是讓他們用筆寫下此時內(nèi)心的感受……
“聽了張斯振的故事,心中感慨萬千。張斯振不畏挫折毅然挑起生活重擔,相比之下,我羞愧無比。我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卻沒有好好學習,今后一定向張斯振學習!”
“再多的風雨也不怕,因為總會有雨后陽光,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逆境中放棄理想與努力,看不到前方的光明與輝煌,我們在這么幸福的條件下學習成長,更需要努力,需要以更好的成績回報社會?!?/span>
“聽到張斯振的故事我聯(lián)想到我自己,假如我換成了他,會像他一樣堅持到底嗎?我能在那么多的負擔中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嗎?連燒飯都不會的我能夠照顧好母親和耕種責任田嗎?想都不敢想。回到我們現(xiàn)實,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現(xiàn)在幸福的環(huán)境,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只有經(jīng)歷過挫折的人,才懂得珍惜身邊的美好?!?/span>
……
課后回到辦公室,獨自翻閱這張張發(fā)自學生肺腑的感言,我的內(nèi)心也開始因為張斯振、因為今天的思品課而澎湃。
我為張斯振不畏挫折的頑強喝彩,也為今天這課自己打破常規(guī)給學生講故事的創(chuàng)舉得意。因為潛意識里,我將一種因為張斯振帶來的動力注入了每位孩子的心田,這遠比洋洋灑灑一課,暈暈乎乎滿堂的教學來得實在。
今天,我感動于一個年僅十七歲男孩的挫折經(jīng)歷,感慨于更多十七歲的無知、消沉甚至墮落?;蛟S我們真該反思我們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我們“現(xiàn)代化”的學校教育到底在孩子離開學校、脫離家庭的時候給他們留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