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手段單一,家長演變?yōu)閼嚱逃耐\者(8)
而這一點的存在,也正是體罰手段遲遲無法從家庭教育中消失的原因所在。
然而,實際的情況越遠非如此,指望用體罰手段來取得正面效應的家長,在方法上無疑是走錯了路。
我們知道,孩子對于是非的辨別能力非常之弱,當家長對犯錯誤的孩子處以體罰的時候,挨打的孩子往往會減輕自己內心的愧疚感。在他們看來,自己挨了打,就已經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代價,那么當他們下次這樣做的時候,便極有可能變得心安理得。
就另一方面而言,父母一方面保護孩子、愛護孩子,另一方面卻又對其大施暴力,當這種關愛與野蠻交織起來的時候,很可能會令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既分不清自己行為的是非邊界,更無法理解家長對自己的明確態(tài)度,從而在心理上形成矛盾。
當孩子混淆了對與錯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價值觀上的偏失,形成一種"打人也可能有益"的觀念。對于孩子而言,他們尚未能掌握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觀念的存在,只能令他們在暴力的路上越滑越遠,最終落入毫無希望的野蠻人生中。
8.應試教育的同謀者
向人灌輸大量膚淺的知識,不出差錯地背誦大量教科書,是既不可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又不可能對人有所裨益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任何強迫的行為,都意味著對社會的犯罪。
——龐勒·古斯塔夫
時至今日,我們幾乎可以認定,現(xiàn)階段絕大多數(shù)中國孩子的學習條件,要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好,然而目前中國孩子的學習熱情,卻要比以前任何時期都更糟糕。在不少家庭中,已經出現(xiàn)了孩子嚴重厭學,完全痛恨書本、學校、考試的地步。
從范圍上看,厭學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僅僅存在于學習成績不佳的孩子中,即使在那些好學生心中,學習同樣是一件令人討厭的苦差事。根據近期一項抽樣調查的顯示,在接受調查的3000名中小學生中,只有不到7%的孩子表示喜歡學習,有將近八成的孩子,明確表示反感學習或極度反感學習。
正因為如此,在家長體罰孩子的理由中,"學習態(tài)度差"與學習成績不佳,是最常見的兩條。
當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大加鞭撻的時候,大概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在悄悄地被家長忽略掉。
第一個因素就是--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否已經違背了規(guī)律?
對于我們的教育而言,其已經演變?yōu)橐钥荚嚍閷虻乃腊宄绦?,當我們的孩子生存在這種體制下時,他們從一生下來,就要必須大量地強化各種課本中的知識。
從小學到初中,再從高中到大學,我們的孩子除了死記課本之外,獨立思考能力和個人意識從來派不上用場。這樣的教育,對其而言只相當于背書和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