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賢,李哲賢講師,李哲賢聯(lián)系方式,李哲賢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李哲賢 2022年度中國100強講師
中國式阿米巴經營、企業(yè)運營管控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李哲賢:青少年教育問答
2016-01-20 13946

經常有父母問我一些親子的問題。在此我整理了某些比較常見的,供父母們參考,也希望借此拋磚引玉,大家可以一起提供更多的資料。

孩子年齡:四歲

性別:女

問題: 一個四歲女孩,為什么她總想成為家庭的中心?(不準大人談話,只準聽她說,唱等)如何解決? 

這個問題有兩個可能性: 

1.  孩子大部分時間可能并不是這樣,父母卻認為孩子“總是這樣”。往往幾次的行為,在父母的心目中就已經成為問題。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十全十美的,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對孩子的教育卻不見得是好事情。父母應該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優(yōu)點上,而不是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發(fā)揮優(yōu)點,從小建立他的自信心,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基礎。 

2.  如果孩子常常這樣,表示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才會以這種霸道的行為來要求大人對他有所注意。參考意見: 

* 多讓孩子去做一些他做得到的事情,當孩子做到的時候,多給他肯定。 

*常常給孩子擁抱,多向孩子說爸爸,媽媽很愛他。常常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他的愛。讓孩子能夠感受得到。 

*用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晚上孩子剛剛睡著的時候,用手輕輕的按在孩子的額頭上,然后在他的耳邊對他說:“媽媽很愛你!”可以重復說三次。  

孩子年齡:六歲半

性別:男 

問題:如何與孩子做朋友?

如果孩子已經六歲半,而和父母的關系不親密,表示在過去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中,其中有一部分帶來了負面的效果??梢詤⒖家韵碌囊恍┬膽B(tài)和行為,可能會有所幫助: 

*多一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例如,每天一個小時和孩子談話,以聆聽為主,多聽孩子分享他的生活和內心的情緒感受。每個星期找一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和孩子玩,而不給孩子任何壓力,意思是不批評孩子。只找出他做得好的事情來更定他。

*如果家長希望當孩子二十一歲的時候可以完全獨立自主的生活,那么,每一年讓孩子學習獨立自主的處理百分之五的事情是必要的。在家長希望孩子獨立自主處理的一些事情上,多尊重孩子的意見。引導孩子有更多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以增加他處理事情的選擇。

*  找出一些可以和六歲半的孩子分享的事情,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分享情緒感受可以讓孩子和自己的關系更接近。

*跟孩子去買東西的時候,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不防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并盡量采用他的意見。

*多肯定,少指責。讓孩子知道家長在鼓勵和支持他。例如,當孩子有事情做得不好,告訴孩子,他做得不好,同時告訴他,父母相信只要他要,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父母很愛他。以下是一個范例: 

“孩子,你的英文考得不很好哦!”

“媽媽相信只要你用功,你下次一定可以考好。媽媽愛你。” 

“來,我們想想,下次怎么準備,我們可以把英文考好。我們想三個更好的方法?!?nbsp;

“第一個方法是什么?”;“非常好,第二個方法呢?”;“再想第三個方法,只要去想就一定可以想到好方法?!?/span>

孩子:男 10歲 

問題:孩子自己知道應該定時完成作業(yè),應該常常溫習功課,但是電視的誘惑太大,花了很長的時間看電視,他自己又對自己這樣很不滿意。請問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性? 

家長往往在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灌輸了很多的理論,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而孩子的能力卻不是從理論上建立的。所以,知道并不表示做得到。能力是透過:方法→練習→經驗→能力。

孩子“決定”去學習與否,取決于他感性或者說潛意識中的信念,價值觀。這些信念,價值觀是:好玩,刺激,緊張,神秘,變化快,可以得到肯定,有被愛的感覺等等。所以,家長要從這些方面著手。以下是一些方法提供您參考: 

*跟孩子一起訂立一個簡單的時間表,里面包括溫習功課的時間和看電視的時間。開始的一兩個月中,家長陪孩子一起做。溫習功課的時候,全家人都不看電視,以表支持。陪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自己的書,或者寫自己的東西。

*把要溫習的功課設計成游戲。例如,用思維導圖(注一)把要記憶的內容畫成彩色的圖畫。用游戲的方式來理解數(shù)學公式。由孩子扮演老師向家長講解語文課程。家長和孩子進行各種不同的比賽等等。

* 在溫習功課和游戲的過程中,只給予肯定和稱讚。不加任何批評和指責。整個過程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進行。每20-30分鐘就有一個小休時間,讓孩子站起來走走,喝個飲料。五分鐘后又再繼續(xù)。因為聰明的孩子大部分是好動的。孩子在動態(tài)和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吸收能力會大大的提高。

* 每隔一個小時要讓孩子喝一杯水。(是水,不是其他飲料。)因為水可以為大腦提供足夠的氧氣,使大腦運作得更活躍。 

*選擇適合孩子觀看的電視節(jié)目,否則,帶孩子去選擇他所喜歡,而家長又認為適合的碟片,在看電視的時間中和孩子一起觀看。過后,再和孩子談談碟片的內容,(如果孩子愿意談。不要勉強。)增加孩子和家長之間共同的話題。

一兩個月后,當孩子已經比較穩(wěn)定的習慣了新的時間表,家長就可以減少相陪的時間或次數(shù)。只是不要完全減除。持續(xù)以行為來表示對孩子的支持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愛,在孩子的學習上是很重要的。

一些輔助的技巧

1.  聲調配合

聲調有四個元素:高低調,快慢速度,大小聲,語氣

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聲調配合會使孩子有安全感,產生情緒上的共鳴。會使孩子樂意和家長溝通。 

2.  肢體語言配合

肢體語言的元素是:坐或站的姿勢,臉部表情,手勢,頭部位置和動作。 

肢體語言的配合會使孩子潛意識中感到家長對他的接納,尊重和專注。讓孩子在溝通的過程中感覺到舒服而樂意繼續(xù)下去。

有一位母親,兒子14歲。12歲以前和她的關系還不錯,常常有說有笑。孩子上了中學以后,不知道為什么,和她的關系開始惡劣起來。尤其是近幾個月,更是對她毫不理睬。孩子坐在客廳,她一進入客廳,孩子就跑回房里,她跟進房里,孩子就馬上跑出去。這位母親請教我該怎么辦?

這位母親說話的語調很高,速度很快,說話中字里行間都是理性的分析。我先問了她一些問題:

 “妳的孩子說話的聲調是不是比較沉,比較慢?”

“是啊!戴先生,您是怎么知道的?”

“妳的孩子想事情的時候,是不是比較多的時候是低著頭,眼睛往下望?” 

“是??!您怎么知道?” 

其實我是從母親所給予的資料而猜測的。從母親的說話很快的語速,我猜測母親的思考模式是比較視覺類型的。兒子和母親的互動中總是沒有語言,只有逃避的行動。我才猜測他是比較感覺類型思考的。通常感覺類型思考的人語速都會比較慢,聲調也比較低沉。 

我給這位母親的建議是: 

“如果要孩子和妳的關系有所改善,在未來的一個月中,妳和他說話的時候,語速要配合他。意思是比較慢,比較沉?!?/span>

兩個月后,這位母親再來找我?!按飨壬?,我的兒子喜歡上他的同性同學,您說我該怎么辦。” 

原來,當這位母親聲調配合孩子的時候,不但成功和孩子恢復溝通,而且還從新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告訴了母親他內心深處最大的秘密。當然,如何處理同性戀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從這個個案中,我們可以看到NLP方法的有效性。 

問題:離異家庭中,重組新家庭后,繼父的角色怎樣做好?

沒有人可以代替孩子的親生父母。如果有人嘗試去代替,那只會產生許多關系上的困擾和問題。

對您來說,我的建議是在自己的心中給孩子的生父一個位置,承認他是孩子生父的身份。同時也告訴孩子,您肯定生父在孩子心中的位置。讓孩子同樣在心中給生父一個位置。而您是另外一位長輩,一位愿意對他付出愛和關懷的長輩。如果他愿意,也可以稱呼您為“爸爸”。如果他不愿意,可以用其他稱呼,例如,叔叔或者冠上姓氏的爸爸,例如,“戴爸爸”等。這樣,孩子就可以和您建立起一段新而健康的關系,對他和您來說,都是真實和完全可以接受的關系。

同時,也請孩子的母親參與此事。由母親告訴孩子,媽媽和爸爸之間的關系不關孩子的事情。雖然媽媽和爸爸分開了,媽媽還是他的媽媽,爸爸還是他的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沒有改變,也肯定爸爸仍然是愛他的。只是不再和他住在一起而已。

孩子:女兩歲

問題:孩子過于依戀父母,不愛參加公共活動,而且膽小,怕陌生人。該怎樣才能改變孩子這種狀況?

我們一般的傳統(tǒng)教育,對孩子喜歡用恐嚇,羞恥感和犯罪感來教導孩子。

“你再不吃飯,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再哭,等一下那位叔叔要打你了!” 

“你再這樣,公安叔叔就要捉你了!” 

這些方法在當時通常都會有些效果,孩子馬上就聽話了。只是,也在同一時間,我們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對身邊的大人失去了信任。也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任。往往內向,膽小,依戀父母,害怕父母不要自己等等,就這樣產生了。 

多給孩子肯定,常常對孩子說爸爸媽媽很愛他,永遠不要開“爸媽不要你”這種玩笑。多一點擁抱孩子,讓孩子在肉體上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當孩子有了充足的安全感,他的自信也會慢慢培養(yǎng)起來。 

孩子是“應該”怕陌生人的,害怕的情緒是孩子的保護機制,如果孩子不怕陌生人,很可能就會被壞人騙走了。父母可以對孩子說:“害怕是可以的”。

如果對方是父母所認識的朋友,父母可以正式介紹給孩子認識,先接受孩子的害怕,讓孩子慢慢的去適應這位“新朋友”!  

孩子:女   5歲 

問題:多動,頑皮,該怎樣教導? 

六歲以下的孩子,邏輯思維尚未發(fā)育成熟,他們學習的途徑就是通過他們的感官:看,聽,嗅,嘗,和身體的觸摸。一個充滿好奇心,學習能力強的孩子,通常是一位活潑好動的孩子。我們常常要六歲以下的小孩安靜的坐著,那是違反孩子學習成長的天性的。家長可以在安全的范圍內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保持他愛學習的動力,例如孩子對發(fā)亮的燈泡很好奇,要上前摸一下,家長可以預備好紅花油,讓他去摸燈泡,等他摸到燈泡燙著手的時候,好好愛他,為他療傷,這個過程會讓孩子學到一個新的經驗,同時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如果孩子安靜不下來做學校的功課,可以允許孩子每15分鐘出來走走,不一定要他1,2個小時坐著做功課。隨著他成長的過程來教導,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