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組織績效KPI提取完成并進行了責任人的簽約后,緊接著就該進行基于KPI的行動計劃的制訂工作。做這件事的目的有幾個,一是可以讓責任人思考,將會采取哪些策略以及該如何完成這些指標,二是為KPI進一步分解到部門其它員工身上奠定基礎,三是為監(jiān)控該指標的過程會議做好準備工作。這實際上依然是績效計劃中的一部分,所以也會很重要。如何做這件事呢??梢試@幾個方面進行。首先要解決的是How和What的問題,就是要做哪些事情,又該如何做才能完成該項指標;其次是When的問題,就是什么時候做這些事情;第三是Who的問題,就是這些事情由誰來做。下面我通過實例進行講解。
舉例某公司生產(chǎn)中心其中的一個KPI,“成本控制”,該指標有兩個內(nèi)容,分別是“材料利用率達到85%,要求每月統(tǒng)計”;“制造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和上半年比減少”。為了實現(xiàn)該指標,可能采取的行動計劃如下,包括行動、責任人、時間等,我們用表格呈現(xiàn)。
從以上的KPI“成本控制”的行動計劃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出,該承接人為了完成該項指標會采取的行動,以及時間上的要求,同時也明確了每一個行動的責任人,這也為其指標的進一步分解到員工層面奠定了基礎。隨后,再通過周例會和月度經(jīng)營會議,達到隨時監(jiān)控該指標完成的情況。
至此,我們的組織績效體系也就基本上建立起來。下一節(jié)將和大家分享,建立組織績效體系所需要的條件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