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管理者還是做領導者
管理者的工作不是以數(shù)量成本界定的,而是以最終成果界定。
而管理者的產品透過他人轉換一種產出才有價值。所以管理者是要利用他人(員工)達到目的的一個角色,做好這項工作事半功倍,做不好事倍功半。
管理者是通過權力管人 ——“我要你做,我監(jiān)督你做,我考核你的做事成果”。
領導者是通過魅力管人 ——“你要做 給我工作讓我成長吧”。
2、人治還是法治
企業(yè)初期是人治階段,需要人性化管理,因人設崗,協(xié)同合作。
企業(yè)中期開始實施法治,制度化管理 ,因崗設人,規(guī)范合作
企業(yè)成熟提升期則需要文治,培養(yǎng)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追求,全力合作。
3、建立機制還是落實制度
比較簡單的機制是用以激發(fā)動力的。機制要做加法,產生泵的作用推動大家主動向前;
制度比較復雜時是規(guī)范行為的,制度要做減法、獎罰分明,明令禁止約束大家行為。
機制和制度從一開始求大求全是不可能的,需要逐漸成長、與時俱進、不斷修正和完善。
一周就解決一個問題,一年解決50個問題。這50個問題的解決可提升很大的效率。
4、績效管理還是績效考核
1)要重管理輕考,否則考核會產生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況。
2)設定目標很重要 目標是動力導向、驅動因素
目標設定的原則 . 讓執(zhí)行者參與大家一起定。目標設定50%的達到率是最科學的
年終要進行績效考核面談(正式談話)明確今年的突出表現(xiàn)、不足指出明年的方向和目標。
目標有可量化的目標也有不好量化的可描述性的目標。
3)考核我們用容易量化的辦法:3分制和5分制,評估體系和考核方式直接決定行動結果。
5、抓大還是抓全
1)抓大放小
求大求全往往是不現(xiàn)實的,抓主要脈絡是最主要的。
2)抓大還是抓全
抓住直接影響和決定我們公司效益的部門,比如工程部和
銷售部,其他部門都是為主要部門服務的。
3)抓過程還是抓結果
重要的業(yè)務部門和可量化結果的部門要抓結果,職能部門抓過程。
公司對干部要考核結果,干部對員工要關注過程。
6、做重要的事還是做緊急的事
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天天做重要且緊急的事,管理者就成了救火隊員,正是因為制度和流程沒有做好,才出現(xiàn)工作無頭緒。所以多花時間做重要的事情,把脈絡、流程把握好,“救火”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少,才能騰出時間做更多重要的事情,進入良性秩序的工作狀態(tài)。
7、重結構還是重流程
東方國家重結構,先有組織架構再安排崗位,西方國家則是先看業(yè)務流程再因崗設人。
看業(yè)務流程、分析哪些是核心和重點能產生效率和效益的點,抓住核心以促進效能。
8、個人挨打還是人人挨打
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永遠都只有一個,配合部門可以多個。所以無論我們干部分工還是員工分工我們都要明確清晰,避免扯皮,避免三個和尚沒水喝。
9、獎勵還是懲罰
懲罰的二十四字箴言:
你犯錯 罰我款
你改進 我還你
若再犯 必重罰
你進步 我表彰
三明治原則: 先表揚 批評 再具體輔導
10、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管理者的角色:良師益友 指導者 教練 商人
做減法適用于制度范疇,用于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
做績效要用加法,怎樣提升每個員工的績效,了解員工想要的為他們
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考慮。
幫助員工提升一份績效的情況下,同時你就給公司提升了十分績效。
所以在激發(fā)動力真正提升
生產力和業(yè)績層面我們要做加法。
轉自:第一贏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