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之法,得水為上”,這是古人觀風察水的一條重要原則,這也說明,水在風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自然因素來說,人們選擇居住地,最理想的環(huán)境,當然是有山、有水。其中水最為重要。因為,一切生命都源自于水,同時,水也是維持一切生命最為基礎的條件。因此,《入地眼》一書中才說:“夫以血為榮,水乃地之血”。但是,風水學上的水,就是人們所說自然界中的水嗎?簡易經(jīng)》研地說水大致有九種:“一霧水,二風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澤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無水?!币虼?,風水學認為:水可以使龍氣蓄積聚留。山不能無水,無水則氣散,無水則地不能養(yǎng)萬物,等于沒有生氣,也就不能成龍。水流所止之處,就是生氣聚集之所。眾水匯聚之處,形成池澤湖泊,就是真龍休息之地。因而,古人認為:“水淺處,民多貧;水聚處,民多稠;水散處,民多離;水深處,民多富。是故山氣盛而水氣薄者,僅為政治中心;水氣盛而山氣薄者,則為經(jīng)濟樞紐。有山無水,必為兇悍貧乏之民;有水無山,定是驕奢淫逸之族,必須兩相調劑始可得宜。有人說,這里的風水,就是風水學上原本意義上的水。水在風水中,主動,屬性為陽,禍福應驗是相當迅速的。所以,古人論陰陽宅時,都是龍水并重,水從山轉,山停則水聚,山環(huán)則水抱,假如山勢奔跑不停,則水流是非常急的,山形直走的,水便是直沖直去。因此,楊公講:來看山,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所以,看水就可以知道山脈的動靜急緩,砂水相配即可尋地。大凡看地的方法,山主貴,水主富。水淺者民多貧,水聚處民多稠,水散處民多離,水深處民多富,平時看陽宅如此,看陰宅也是如此。山氣足的地方多為政治中心,水氣多而山氣少的地方多為經(jīng)濟集中發(fā)達的區(qū)域,比如我國的上海與廣州即是水氣重的地方,所以經(jīng)濟發(fā)達。如果有山無水,山峰斜則,破裂不堪,這個地方多出悍貧之人。若水有犯桃花方,這個地方多出淫亂之人。山水必須兩相調和,形勢配合完美,符合理氣的要求,才算是極好的風水寶地。因此,大地結局,小的如城鎮(zhèn),更小的如陰陽宅等,雖然有大小的區(qū)分,但形勢理氣方面,其道理是一樣的。登山看水口, 入穴觀明堂。水口緊密,龍砂層層纏護,龍砂環(huán)抱形成的平地,是為水聚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即叫做“明堂”。緊縮的水口,圓潤的明堂,穴位即所藏在這個地方。若水不入明堂,砂水不會相交,即不結穴也。大地必有逆龍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水。天門地戶與明堂水的取用:明堂水:即由案內到穴前,及左青龍、右白虎二砂之間,所環(huán)抱而形成的小形地盤,聚于明堂前,即是明堂水。明堂水要圍聚不動,四季不干枯。關于明堂水訣有云:富貴貧賤在水神,水是山家血脈精,山靜水動晝夜定,水主財?shù)撋焦苋恕H粲龅矫魈盟憋w直竄,或者反水,無局無情,一流直去,無砂關攔不歸聚,堂局過于寬大,水必散亂無收,氣不能聚。直流水兇,彎曲水富貴有余。若是明堂無水,但來龍落脈處有天池水,也是富貴的好穴位。關于天池水,古人也有說:天池之水少人知,周回深潤最為吉,能乘天水蔭龍脈,盈余最能驗盛衰。若是天池水配合理氣,也得生旺,那必定發(fā)富發(fā)貴迅速的。而天門地戶,即前后左右來去的水匯聚堂,謂之天門,明堂水的去處,稱之地戶。如果來水不見其源頭,叫做開門開,去不見其處,則為地戶閉。水為財,門開則才來,戶閉則財聚。這個時候看財大不大,則以水深處則財大,水小處財少。因此,古人總結:入山尋水口,水口有關地可尋。水口中之山形不齊,龜蛇獅象龍是奇,捍門華表清遠貴,更有羅星是?;?。